吉利起诉威马 解析-吉利汽车起诉威马
1.威马第一个上市
2.郑状出走吉利,蓝色吉利行动败了?
3.威马汽车接连自燃,冲刺IPO蒙阴影
4.危机四伏!这家车企被冻结40亿元
5.撞脸,同质化的宿命
威马第一个上市
度过资本寒潮之后,造车新势力正在迎来上市的“第四极”。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威马汽车正在接受上市辅导,于2021年初在科创板上市。如果成功上市,威马汽车将成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的新势力车企,科创板也将诞生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威马汽车成功登陆科创板,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行业,将初步形成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为首的“四小龙”局面。
此前,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就表示,“一直以来,威马汽车在融资中更看重的是战略上的协同合作,而非单一资金投入。”
进入上市快车道的威马汽车,坚守住了战略协同的初心了吗?又会对国内新能源市场、新造车阵营产生怎样的深刻影响呢?
漫漫上市路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威马汽车将在成立5年后,迎来继量产交付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2015年12月,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创建威马汽车,定位于智能出行服务商。而在正式创办威马汽车之前,沈晖曾加盟博泰集团,与有着“汽车疯子”之称的应宜伦短暂合作,最终因融资不顺,另起炉灶创办了威马汽车。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事实上,自1994年起,沈晖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沃尔沃,以及吉利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担任管理岗位,属于新造车阵营中传统汽车人造车的一拨。
创始人的传统汽车出身背景,为威马此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比如,早在2017年,威马就已避开蔚来、小鹏等由其他车企代工的道路,选择在温州新建制造基地。之后在2018年1月,威马又控股了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顺利拿到了宝贵的生产资质,成为彼时新造车势力中动作最快、“牌照”最全的企业。
产品规划方面, 2016年9月,沈晖宣布威马汽车“128战略”,即基于德国技术,调动全球,围绕1个核心架构,延伸出“STD”、“PL”2个整车平台,至少8款高品质主流智能汽车。
威马的首款产品,既没有像蔚来一样用高举高打的产品策略,也没有像小鹏一样单押自动驾驶的布局,更没有像理想一样成为增程式电动车的推动者,而是将首款车型EX5定位于纯电动紧凑型SUV市场。
彼时,主打大众消费市场的EX5以低于行业水平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的配置和功能,成为威马此后发展的基石。截止今日,威马汽车依旧延续了当年的产品策略,即使推出了最新的产品EX6,价格区间也没有突破30万元。
除了战略和产品规划上的“传统”、“务实”,威马汽车在传播上相对蔚来、小鹏、理想也更显低调,延续了传统汽车人的一贯调性。
然而,传统汽车人低调、严谨、务实的气质,并没有为威马带来相比其他新造车企业更多好运,一系列质量问题打破了市场对威马的印象。
比如,2020年10月,威马连续发生两起自燃事故,原因皆是锂电池自燃,其中一款是在静止并未启动状态下自燃,另一款是在充电至96%的状态下自燃起火。此外,2019年,威马还曾陷入“失速门”的困扰,等等。
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原首席出行官陆斌
车辆品控问题之外,威马也被一系列内部管理问题所困扰。比如,2020年8月,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首席出行官陆斌已确认离职。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陆斌与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联合创立了威马汽车。
此外,在2018年、2019年,吉利汽车还先后两次起诉了威马汽车,指责后者侵犯商业秘密,并索赔21亿元。
所幸的是,对于威马汽车来说,品控问题、人事震荡和专利官司都没能阻挡其上市之路。历经5年积累与发展,传统汽车色彩更浓的威马汽车,确实走出了一条科技圈跨界造车之外的差异路径。
投资,我全都要
在研发、品控、安全等环节遭遇波折外,威马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则显得相对顺利。
早在2016年8月,沈晖在接受媒体访时称,威马汽车已获得A轮融资,总体融资金额约10亿美元。彼时,威马汽车的曝光度倍增。
2017年12月5日,威马宣布10亿美元B轮融资,由百度资本领投,阿米巴资本、SIG海纳亚洲、百度集团等跟投。2017年12月22日,威马B+轮融资消息曝光,金额并未公布。该轮的投资方有红杉资本中国、五矿投资、腾讯、中国国有企业机构调整基金。彼时,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称融资达数十亿元”。
B+轮融资后不久,2018年2月,沈晖透露威马已募集资金近200亿人民币。
彼时,业界还对于“募集”这一表述有所质疑:部分造车公司会将地方承诺协助发行的债券融资和未来开工,甚至销售后承诺的税收返还等资金,都算到已经落袋的资金池。之后,威马方面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只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总和,不包括“地方承诺协助发行的债券融资、未来开工甚至销售后承诺的税收返还”。
由此,业界对于威马200亿人民币募资的质疑之声最终归于平静。
此后,2019年3月,百度再次领投了威马的C轮融资。
前不久的2020年12月7日,威马又完成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百度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继续参与此轮融资,这也将是威马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资活动。
威马汽车和百度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8月启动A轮融资至今,威马汽车至少进行了8轮融资活动,融资金额总计超300亿元,与蔚来、小鹏、理想站在了融资的同一量级上。
深入分析来看,威马5年来的融资之路,坚持了沈晖所称的“战略协同合作”原则。锚定百度这一战略投资者,就做到了技术研发上的协同。
比如,在百度「2020 Apollo生态大会」上,由双方基于Apollo平台打造的全新SUV车型亮相,新车将于2021年上市。近期甚至还有媒体爆料,百度将与威马汽车联手造车,双方正在就可能的合作模式进行商议。不过,双方联手造车的靴子最终还是没有落地。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在威马成功上市后,百度还将成为威马的技术协作者、战略投资者。
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双方的不予置评,是为了最小化联手造车的利好消息对于威马上市前景的影响,比如,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或许,后续待时机成熟,双方联手造车的消息将成为除战略投资者外,财务投资者“脱身”的最好时机。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威马D轮融资中,上汽最终现身,成为其中的主导者。不难推测,继绑定百度作为技术协同者之后,威马也想抱紧上汽的大腿,绑定一个上市的“基石投资者”,稳固威马在上海地区的地位,摆脱蔚来被迫迁出上海的尴尬。
事实上,威马汽车获得超过300亿元融资的背后,并不仅仅局限于与百度的技术协同、与上汽的区位协同这两大因素。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威马汽车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质标的。
比如,在销量规模方面,2020年11月,威马共售出3018辆新车,同比增长174%,连续两个月突破3000辆大关,实现了环比九连增。1-11月,威马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19,688辆,位列蔚来(36,721辆)、理想(26,494辆)、小鹏(21,341辆)之后。
总的来看,无论融资能力、产品推出速度,或是交付时间和销量规模,威马都处于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资本市场的眼镜是雪亮的。由此看来,威马成为第四个上市的新造车企业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汽车人”的胜利
虽然,一直保持着新造车阵营前四的销量,但威马更像是被蔚来、理想和小鹏三家孤立起来的第四极。
背后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创始人背景的不同:蔚来、小鹏、理想三家的创始人都出身于互联网,创业过程也被一度称为“互联网造车”,而威马的沈晖是浸*传统车企、零部件企业多年的传统汽车人。
因为这种背景差异,蔚来、小鹏、理想被互联网圈所力挺。比如2020年1月,美团创始人王兴就发文称,角逐下两轮竞争后的造车新势力是理想、蔚来、小鹏。随后,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就在微博发文回应,愿与王兴打赌,称“威马一定是Top 3之一”。
随着威马上市日期的临近,沈晖与王兴的赌约或许也日渐明朗,胜利的天平在向着威马的方向倾斜。
除了赢得赌约,威马如能成功上市,还将带来另外三个积极的影响。
其一,在科技圈跨界造车,延续科技企业赴美上市敲钟的传统外,以传统汽车人为主体的威马汽车是一次“传统汽车人”的创业造车,如成功上市,将走出蔚来、小鹏、理想登陆美股之外的差异化资本之路,打通了新造车企业在国内融资、最终上市的通道。
同时,威马的上市,也为更多汽车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提供了范例。毕竟,在威马汽车之外,传统汽车人出身的天际汽车、爱驰汽车、华人运通,都曾渴望通过快速上市,获得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
其二,成功上市后的威马,不仅有望打破蔚来、小鹏、理想对新造车阵营位次的“垄断”,也为新造车企业提供了一重新的内涵:所谓新造车的“新”,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新,传统造车模式与时俱进的更新也是一种新。
其三,威马若能成功上市,也将标志着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正式走出“资金阴霾”。而此前所谓的新造车“三强”格局,也将在资本和销量的双重助推之下,形成“四小龙”的新局面。
此外,威马的融资和上市也在昭示一个事实:2020年是造车新势力发展的一条分水岭。疫情的出现、资本的退坡、政策的改变加上市场的选择,都大大加速了淘汰的过程,使得整个新造车阵营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态势。整个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头部企业更强,使后部企业更弱。不论从销量还是融资来看,2020年、2021年的都在向着头部车企聚拢。
蔚来、理想、小鹏股价走势
在政策、市场的共同助推下,加之企业自身业绩的逐步改善,已经在美股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的股价也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美股12月23日收盘,蔚来市值达到了734.6亿美元(约合4794.5亿人民币),市值超过了福特、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此外,小鹏汽车总市值也达到了360亿美元(约合2349.6亿人民币),理想汽车市值为27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0.3亿元)。
比对上市前的融资规模,蔚来累计融资超过500亿元,小鹏融资203亿元,理想融资111亿元,威马则融资300亿元,再综合销量规模、产品售价及科创板平均市净率为10的数据来看,威马的总市值很有可能在1500-2000亿人民币之间。
罗兰贝格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赟表示,从估值上来看,投资人并没有把造车新势力看作是汽车公司,而更多看成是智能终端的供应商。从中长期看,造车新势力产品、商业模式、客户运营都有差异化的竞争力。
2018年的造车新势力一览
摩根大通则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2019年的不到5%翻上两番,达到20%。摩根大通还认为,在电池成本持续下降的推动之下,到2023年,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将与传统汽车持平。
不难预见,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渗透率的的销售目标下,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销量规模,肯定还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更大幅度提升。届时,新造车阵营的头部“四小龙”,或许还会演化成“五朵金花”,甚至更多。
郑状出走吉利,蓝色吉利行动败了?
从高调的发布蓝色吉利行动,到“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五年来,吉利的这一宏大新能源战略目标随着吉利新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郑壮的出走也暗示着蓝色吉利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坎坷。
历经北京现代、驻足过长城汽车的刘智丰能否继续支撑起这个梦我们尚不得知,但攀爬至自主品牌头把交椅后的吉利就好似踩下了刹车键。
蓝色吉利行动基本失败
还记得2015年吉利雄心勃勃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吗?这个五年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
彼时的李书福坚信,用5年时间,吉利定会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彻底转型。
如今,2020已经过半。据吉利发布的2019年销量数据来看,其全年销售汽车超过136万辆,位居中国品牌销量第一,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3万辆,占比不足10%。
上半年,吉利新能源总计销量18020辆,占上半年总销量的3.4%。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可怜的数值,还有一部分是被吉利自家的“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和渠道内部消耗。
对外,吉利是销冠,是一哥。对内,“蓝色吉利行动”失败。
犹记去年4月11日晚吉利在新加坡的全新新能源几何品牌的全球发布会,其首款车型几何A更是号称“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用“雷声大雨点小”形容几何A再合适不过,其”油改电”和帝豪系列“换标换壳的出身也备受消费者争议。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几何A的累计销量为1.2万辆,对标车型广汽新能源Aion?S的销量为3.2万辆。
而结合2020上半年的销量情况来看,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几何A上半年销量不及Aion?S的十分之一。
这或许也是郑状出走的直接原因,总得有人要为后果扛单。
事实上,在纯电方面吉利的新车型推出较为缓慢。吉利新能源2015年推出帝豪EV车型,沉寂两年,2018年帝豪GSe上市,两款车型均为“油改电”。几何的GE平台,事实上也不是一个从头打造的全新纯电平台。
诞生于吉利GE2.0纯电专属平台的几何C,将于此月上市。在几何A市场反响平平之后,这款新车也将是重新检验几何汽车市场度的重要车型。
变相裁员何去何从
还记得从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疯狂招人的故事吗?那时候,因规模扩张野望带来了人才缺口,吉利汽车把招聘发到中国一汽、长城汽车、神龙公司,甚至是国际零部件集团。
坐落于盐城的现代摩比斯曾在2017年5月透露,吉利以更高薪水挖走了一个团队。
这几年,吉利杭州湾研发总院团队迅速扩充至8000人以上。吉利全球建立4大研发中心,分别是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和英国考文垂,在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加利福尼亚又部署4大造型中心,研发工程技术总人员达2万人。
非官方渠道统计,吉利全球员工已达到12万人。横向数据里,中国一汽2019年总员工数为14.2万人,后者体量在去年近350万辆。即便如此,后者也常常被指称人员冗杂。
但是,对于吉利,即使有着如此庞大的人员体系,疫情横肆当下,各大车企降薪裁员引起行业震荡之时,吉利汽车“不裁员,不减薪”宣言还是赢得一片好评。
但故事的走向总不是那么完美。
近期,有关吉利汽车被称变相裁员话题发酵。知乎上,有多位人士透露,吉利汽车将原有2521业绩考核机制升级为2422,其中有20%员工将被评为C级,认定能力不胜任岗位,或派驻一线或进行无意义的培训,有称之为“蓝海”,称之为变相裁员。
这几年,你总能在不同地方看到吉利不同身影,它被谈论“水军”存在,它卷入过“黑公关”,它和威马打过官司,它也出现在武汉疫情救助一线,它联袂杭州亚运会,它准备发射卫星进入太空……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它似乎占得很满,出现在媒体头条。
这正常吗?不免有些急功近利。
现在的问题是被指称“变相裁员”将何去何从?又为何出现这样的麻烦局面?
或许我们要追至20200战略——那个高歌猛进之后继续扩张的野望。
20200战略野望的失利
2016年11月5日,在吉利控股集团创业30周年庆典晚会上,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了“吉利汽车20200战略”:吉利汽车集团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同时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就目前来看,完成这一目标显然已是奢望。
据统计,2019全年吉利品牌含领克总计销售136万辆,今年上半年,总销量为530446辆,仅完成了年初制定全年141万辆销量目标的38%,距离其战略目标200万销量更是相差甚远。
于是,吉利汽车不得不将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推迟了5年。吉利汽车将此归咎为“中国及世界汽车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14年,长期保持稳键的吉利汽车遭遇史上第一次销量滑铁卢。2014年吉利汽车乘用车累计销售42.58万辆,较2013年同比下滑22.5%。销量直接跌回四年前的水平,即低于2011年水平。
在“20200战略”中,还有一个数据也应该被重点关注:吉利汽车规划在2020年达成1750家经销商规模。
目前可查到的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2月底,吉利汽车在全国的经销商总数为868家。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三年的时间经销商数量需翻一倍,这多少也有些天方夜谭。
这些年里,吉利汽车几乎没有停下扩产脚步。从浙江台州、宁波,到中部的成都基地,向北而行的陕西宝鸡、张家口基地,吉利汽车纵横捭阖之间,纷纷落子。
据不完全统计,吉利汽车整车产能已超过240万辆。从第一个台州临海基地开始,吉利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前前后后建设不少于20家整车工厂,总产能或高达300万辆。
相比于2019全年吉利品牌含领克136万的年销量,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据吉利汽车2019年年报显示,只涉及吉利标车型生产的规划产能已达到210万辆,照2020年141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产能使用率也为70%。这在行业内也不是一个安全的数据。
最后
有人说,吉利的发展踩过所有坑,其优秀在于迅速意识到不足并调整,从坑里走出,比如冒然出击高端、多品牌战略。但这一次站在150万辆这个全然不同规模,全球市场下行,又有疫情突袭的情况下,风又会往何处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威马汽车接连自燃,冲刺IPO蒙阴影
10?月?27?日晚,网友发博爆料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力学所内一辆威马电动汽车发生起火爆炸事故,周围居民感到震感强烈,并且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威马自燃频发
威马汽车今日在微博做出回应,10?月?27?日?21?时左右,一辆?EX5?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内发生起火。已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并派专业人员赶往现场协助处理。现正全力配合公安、消防及相关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后续结果将第一时间公布。
随后,中车网致电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对此回应,通过现场判断,该车的轮胎完好,后门也损伤不大,后排座椅也没有过多过火迹象。他说,“目前我们还在等待消防的鉴定结果,昨天的属于突发的个例”。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1月,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创始人为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
众所周知,这已不是威马汽车自燃的个例。今年10月5日,在福建邵武市刚投放了5天新车,处于停放状态下的?威马EX5电动车,在路边自燃,最终整车成报废状态。一周后,10月13日凌晨,又有一辆威马电动车在充电时发生了自燃起火,整车严重烧毁。随后,威马汽车针对两起威马电动出租车自燃情况表示,初步调查系统电池问题,并提出更换高质量宁德时代电池的方案。
另外,近日还有网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曝光了,一辆悬挂“苏M”江苏省泰州市号牌的威马EX5疑似发生起火自燃,中车辆底部窜出浓烟,起火原因还不得而知。
据悉,早前的威马自燃也曾引起广泛关注。2018年8月25日,一辆停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内的威马EX5发生了自燃,官方表示是经过多次破坏性试验、已经进入报废阶段等待拆解的早期试装车。2019年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纯电动汽车发生自燃,幸在车辆所装载的电池包未发生起火和爆炸。
而昨日的威马电动车自燃,再次把“威马电动车”推上了风口浪尖。显然,对于威马来说自燃已不是偶发。
召回自燃车辆,IPO之路遭考验?
今日下午14点,威马汽车在微博发文宣布,即日起向用户主动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总计1282台威马汽车,并将为召回车辆免费更换其他电芯品牌的动力电池包。
此外,在黑猫投诉、聚投诉平台上显示,威马汽车如今的投诉量累计超百条,其中“质量问题”、“退款”等为投诉重点。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来看,客户在反馈完问题以后,威马汽车只是收到问题,但大多并未跟进后续情况的处理。
由于威马汽车近期自燃频发,消费者的在平台的投诉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等表现,让消费者对购买威马变得理智。
据悉,威马汽车9月销量2107辆,三季度累计销量6200辆,其中,销售冠军正是威马EX5-Z。而相比蔚来的4708辆、理想的3504辆、小鹏的3478辆,威马在国内新势力造车中销量垫底。
众所周知,威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融资。天眼查显示,2015年10月,威马汽车进行了天使轮融资,资方为阿米巴资本。随后,大大小小进行了7轮融资。而今年9月22日完成的100亿D轮融资,被称作是造车新势力目前为止单轮最大笔融资。据媒体报道,9?月?30?日,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威马汽车接受中信建投上市辅导,为冲刺科创板做准备。
至于威马具体的上市时间,负责人对中车网表示“不予以置评。”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显示,在威马汽车的79起案件统计中,专利权权属纠纷达51起,而威马汽车在民事一审中的被告身份则高达到73起。在最新的开庭公告中显示,有关吉利和威马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中,威马汽车仍以被告身份出现。
业内人士指出,倘若败诉,威马汽车或将面临巨额赔款,并且对于投资者和机构而言也会对威马的未来发展和能力产生动摇。据悉,2019年,吉利就有关汽车行业侵害商业秘密的纠纷,对威马进行起诉并索赔21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危机四伏!这家车企被冻结40亿元
从天眼查信息了解,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高达40.4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冻结股权的执行通知书文号中,写有“执保”字样。“法院执保”意味着财产保全(指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威马创始人SHEN HUI(沈晖),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由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至于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6年5月,主要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法定代表人同样为SHEN HUI,注册资本正好是40.4亿元,该公司是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与股权冻结相反的是,威马汽车正组建新公司。3月10日,正威马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彭文君,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深圳正威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二者持股比例为55:45。
不过实际上,进入2023年来,威马汽车的日子一直过得不太太平。行业认为,威马汽车被一系列负面消息缠身的背后是其资金链紧张导致。
年初,威马汽车对外宣布获得约20.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同一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截取于经典影片《芙蓉镇》的片段,其中“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度,大家认为这条意味深长的微博或代表着威马汽车的现状,同时新一轮融资意味“失血”的威马汽车有了新的转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原本这笔新融资款在2月份到账,但截至2月15日,该笔融资仍未到账,导致威马深陷资金链紧张,包括全员停薪留职、工厂停摆、门店关闭、总部大楼拖欠租金和物业费等等负面消息也接连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面对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威马汽车快不行了”的声音也在行业热传。
本于7日,威马汽车宣布“正在全力开展复工复产”的消息再次引发大家关注,威马表示:“截至目前,针对前期因供应链紧张造成部分用户售后不便的情况,威马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已联系生产部门、经销部门、售后备件外包存储配送公司等,紧急调拨相关零配件尽快满足用户需求。近期,全国将有超过100家经销商门店陆续恢复常态化服务,为用户解决各类购车、用车问题。”
这是威马汽车工厂停摆数月后释放出来的“好消息”,不过行业普遍认为,威马汽车这则“好消息”主要是针对不久“青浦区消保委”发布的一则《警示!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消费者谨慎购买|消费提示》消息作出的回应,与此同时,虽然威马汽车售后服务情况有所改善,但想要全面恢复车辆维修业务,难度极大。
早在去年年底,威马汽车就被曝因资金链紧张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工厂也因此被迫停产,而零件断供还波及到售后维修。不过最新消息称,上述提及的新一轮融资款项已到账,而这笔资金将成为近期威马结清供应商欠款,恢复零件供应,兑现售后服务复工复产承诺的唯一希望。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创办,总部位于上海,共有两个制造基地并且都有独立资质。另据天眼查显示,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累计获得12轮融资,已公布额度的融资规模累计达到350亿元,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尽管如此,威马汽车依然深陷资金难题。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实现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82.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而2019年-2021年期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为78888辆,尚不足8万辆。
回顾威马汽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其与目前主流的“蔚小理”相比可以说是师资雄厚,曾一度与“蔚小理”齐名,不过如今的威马汽车已陨落,未来威马汽车的路如何走,我们无从得知,但威马汽车的高光时刻已一去不复返,“像牲口一样活着”的威马汽车除了财务吃紧外,旗下产品在车市竞争力不强以及面临多起官司也是威马汽车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天眼查显示,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与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案件新增开庭公告,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原告为戴尔公司,该案将于4月18日在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丸子大风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撞脸,同质化的宿命
出品|车谈会深度组
编辑|赵妙琳
责编|袁桂远
有商业竞争竞争的地方,总离不开“撞脸”纠纷。
虽只入行一年多,但对汽车外观“撞脸”却早已见怪不怪了。这不,近日,又有两个自主品牌“大哥”卷入了“撞脸门”。
二月底,自吉利汽车发布旗下中高端产品系列并亮相L7后不久,网上便流传一封由长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发给吉利汽车的律师函,称吉利日前发布的系列车型有抄袭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之嫌,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知识产权,要求吉利方面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不过,面对该指控,吉利汽车也立即发出《声明》,表示“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针对不实言论将取法律手段。
而面对“回怼”,截至本文发出为止,长安汽车并未作出官方回应,两家“掐架”到了中场休息阶段。
“撞脸”已成常态
光是看网络流传的对比图,大多数人都下意识认为吉利亮相的原型车与长安深蓝SL03、UNI系列车型确实存在些许雷同。
但也有相关人士指出,这组对比图存在故意误导公众的意图。
非专业人士判断抄袭主要依据判定占据视觉重心的图案、形状等是否存在相似,而对比图更是通过色块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让看众从视觉效果上觉得车型间存在雷同。
事实上,比起汽车设计的形状和图案所处层级,设计师更着重整车的姿态、曲面关系、形态语言与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等,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唯有设计师清楚,公众难以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系列车型与长安UNI车型等之间,有一个重要连接人:设计师陈政。
陈政是吉利“之光”目前的主要设计负责人,于2022年3月加盟吉利汽车。
而在此之前,他曾有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在长安汽车任职,先后担任长安欧洲设计中心设计副总经理、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长安汽车集团全球设计总监等职位,长安CS75 PLUS、UNI-T等经典车型都出自其手。
作为主流车企中首位中国籍全球汽车设计副总裁,陈政终结了以往仅有外国单担任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设计副总裁的历史,由他主导设计的多款量产车型,至今仍在热销。
于长安而言,陈政的离职,无异于损失了一名大将。因此,有人提出长安“发难”吉利或许是在恼怒友商挖人,而且新设计出来的系列与长安UNI系列在定位与产品序列都有相似,产生了成果被“剽窃”的想法。
不过,技术人员、高层流动的事在汽车行业里常有发生,单把这个就归纳成长安与吉利“掐架”的原因,未免过于武断。
两款车型的相似是否与陈政的跳槽有直接联系,还有待考究,至于是否构成侵权,则需看原先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属于陈政本人还是长安公司。
实际上,汽车品牌因为外观设计“短兵相接”的事早已不是一次两次。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捷豹路虎与江铃控股持续多年的外观纠纷。
2016年,捷豹路虎控告江铃控股生产的陆风X7车型外观抄袭,2019年,法院裁定陆风X7有5项车型设计直接抄袭路虎揽胜极光,要求江铃立即停售相关车型,发表相关声明并向捷豹路虎公司支付赔偿150万元。
此前,吉利也是“抄袭门”中的“指控者”。因威马EX5车型的部分设计涉嫌抄袭吉利远景SUV车型,将威马旗下4加子公司起诉,并创下了国内索赔金额最高的知识产权纠纷案记录。只是如今摇身一换成了“被告”,不知吉利心情变化如何?
不过,胜诉只是少数,不了了之才是这些因外观设计雷同而起的纠纷案件的结局常态。
比如曾手握CR-V车型外观设计专利10年保护期的广本,在起诉双环来宝S-RV外观侵权时就败诉;此前众泰汽车两款未上市的车型谍照曝光被指与保时捷Macan车型高度相似也无后续。
综合过往的“撞脸”来看,如何更好地完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条件,是维护汽车市场商业竞争公平性,预防“不正当竞争”的关键要务。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设计正陷入“同质化”困境。
设计“同质化”之困
古有孔乙己反驳窃书之举:“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如今经手同一设计师之手的两款产品雷同,设计灵感的事,能算抄吗?
对长安与吉利一事,比起“抄袭”,我更倾向于产品设计的雷同缘于设计师一贯风格的传承。
一般情况下,在设计行业中,成熟的设计师会形成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用以区别自己与他人的设计。
即便有时人们会用“多变”一词来形容某位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但总能在不同中找到相同点,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能轻易就分辨出Karl Lagerfeld的作品,从服饰时尚到室内设计,哪怕不用经典的黑白配色,也能在作品中找到那标志性的冷奢优雅感。
汽车设计也一样,辞去长安职务去到吉利的陈政,虽然职务发生了变动,但他经过漫长时间沉淀而成的那套设计风格却很难说变就变。
于是有人认为:作为一个身份较为敏感的人物,来到吉利的第一个作品,其实更应该收敛锋芒,不该流露太多的个人设计风格。我对这一说法不作评论,但我能理解“新官上任三把火”那种迫切做出一番成绩的心情。
有意思的是,此前长安UNI系列亮相的时候,也有人指出其中的UNI-V“撞脸”奥迪A7,后续宣传也不乏有人戏称它为“平替版A7”,却并未引发抄袭纠纷。
如今,放眼整个汽车市场,除去“撞”设计师的情况,但凡有新车曝光,总免不了被说“撞脸”,虽不知道其中存在多少“蹭热度”的宣传成分,但当下的汽车设计越来越“同质化”,已成既定事实。
去年同期,理想L9官宣照正式发布的时候,小鹏汽车的副总裁程曾在微博放出小鹏G9和理想L9的车型对比图,并调侃:两家设计师是开过会吗?
比起传统汽车品牌,新势力在外观“撞脸”这一方面显得包容性更强,可能也正因为新势力一开始便一致默认了同质化发展。
在燃油车时代,除了设计师的风格不同,不同地域品牌对汽车的技术、架构以及用车需求的理解也不相同,所以产品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审美也不尽相同。
强烈的风格差异,使得消费者不易混淆法系车、日系车及美系车,包括一直以来被说从“抄袭”发展而来的中国品牌,也在后期形成了一种具有辨识度的本土“国潮”审美。
而在电动化时代,汽车的架构、功能甚至制造技术等都变得高度相似,这些旨在呈现电动技术特点的汽车外造型也随之变得同质化。
用辩证思维来解释,即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服从于内容,并随内容变化而变化。过去燃油车的造车技术与内涵更复杂,所以能呈现出更多样的外观设计,如今电动车的造车技术趋向单一化,其产品的外观呈现也随之变得同质化。
另一方面,汽车设计同质化发展,也源于汽车品牌对市场“主流”审美的屈服。
服饰时尚每一年的流行都不尽相同,不同时代背景下汽车设计的流行风格自然也有所差异,当某一图案或元素成为“爆款”,秉持着“流行不会出错”的想法,车企们大概率会无脑跟风将其运用到自家产品的设计上。
比如“隐藏式门把手”,过去是设计师们为了追求平滑车身表达设计理念而做出的改动,而现在则是变成了彰显科技感的元素之一。
比起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去试对试错,车企更愿意选择产品相对应的群体最容易接受的风格,在这种场景下,设计师们的个人风格呈现也随之淡化,当一个品牌、两个品牌甚至所有品牌都这样做的时候,同质化设计也就产生了。
当然,也不排除是车企们为了“降本”,比如理想。
众所周知,新势力品牌一直是“卖一辆亏一辆”,为了降本增效,使用“套娃”模式复刻爆款,能避免不小的风险,虽然被嘲“八年只造了一款车”,但无奈仍有消费者买单。只是,当“套娃”成了流行模式,汽车设计同质化发展也将走向极端。
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是幸,也是不幸。幸,是我们对未来汽车的形态有更多未知的想象;不幸,则是当造车技术趋于简单和单一化,我们不得不直面也来越,而当下,正深陷同质化发展的困境。
车谈君观察
有人说,汽车设计,是一项在美学和需求中翻来覆去的艺术。我很认同。汽车发明的初衷只是为了满足人类出行代步的需求,是设计师们的存在,让人类在拥有了代步工具的同时,多了一份出行体验。
燃油车走向同质化用了长达百年的时间,而电动汽车走向同质化,不过十载。
不可否认,在行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人类更多的出行需求被满足,但在造车越来越简单之余,车企们更该冲破枷锁,赋予其设计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
回到长安和吉利一事身上,在看众还在关注“谁抄谁”之余,两个品牌互相公关了一波,已经成功将公众目光引到了系列和UNI系列产品中,对二者而言,已然起到了免费宣传的效果,比起争个头破血流,得了便宜就休战或许才是两者喜闻乐见的的结果,毕竟“同质化”严重的时代,认真,你就输了。
撞脸,是同质化的宿命,而同质化,是电动化发展的宿命吗?这个问题,难有定论。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间,电动汽车或许都难以摆脱同质化发展,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差异化和同质化轮回的循环被打破,同质化便不再是宿命。
*本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谈会,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