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崛起的中国电池企业与发展往事 | 汽车产经

2.新出行小编们的理想ONE试驾心得:驾乘舒适性普遍好评

3.档次排名:看谁是第一

4.“老汽车人”的挽歌

崛起的中国电池企业与发展往事 | 汽车产经

理想汽车老大-理想汽车集团

不止是汽车品牌存在鄙视链,在消费者心中,动力电池也是有鄙视链的。

不久前,零跑汽车在产品交付后就因宣传中的中航锂电(中创新航)电芯被替换为了欣旺达遭到了消费者的投诉。

虽然说投诉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质疑零跑“虚宣传”,而不是电池质量与欣旺达本身,但有意思的是,这名消费者曾向媒体表示:

“我当时其实有点介意,它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然后我做足了功课,想了一下,中航的也还可以,我才下订的。”

言外之意,欣旺达还是“被嫌弃”了。

动力电池行业在车企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身上。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分散供货风险,二三线电池企业必然也会加速进入消费者视野。

虽然在短时间内,这些企业在规模上还远不能与巨头们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的发展故事同样充满看点。

NO.1[?“顺风顺水”的电池新势力 ]

拿这次躺枪的欣旺达来说,今年以来,它可谓动力电池行业最闪耀的新星。

一切还要从一则融资公告说起。

今年2月底,欣旺达发布公告称,旗下的汽车动力电池板块获得了19家企业24.3亿元人民币的增资。

在建成1GWh产能就需要投入四五亿元的电池行业,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但这则公告还是让欣旺达成功从Nobody变成了Somebody。原因就在于在这19家注资企业中,车企占了6家。其中投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还是“流量大咖”理想、小鹏、蔚来。

有了“蔚小理”的加持,欣旺达开始显露黑马姿态。

在不久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上半年装机量数据中,欣旺达已经排名第7,堪称增速最快的一个。在去年此时,它还完全未出现在TOP10榜单之中。

看起来欣旺达像是小白拿到了逆袭剧本,其实在整个电池领域,它也不是无名之辈,甚至“资历”更老。

19年,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彼时,比亚迪刚刚成立两年,还没开始造车;曾毓群参与的ATL要在两年后才会成立。

只是一直以来,它专注的都是3C消费类电池,有着全球最大手机电池供应商的标签,但直到2016年,才开始生产电芯,真正进军动力电池领域。

但此时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已经在动力电池的路上走了很久,逐渐坐稳了第一第二的位置,市值也遥遥领先。

谈到曾经的竞争对手,欣旺达创始人之一的王明旺曾在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欣旺达与比亚迪几乎在同一时期进入电池行业,早期我们更关注客户需求和利润,对研发重视程度不够。比亚迪则正好相反。当我们缓过神来时,他们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

如今命运似乎再次给了欣旺达机会,接下来就要看它能否证明自己了。

除欣旺达之外,今年上半年同样势头强劲的还有一家更为年轻的企业——瑞浦能源。

这是一家妥妥的电池新势力,成立至今尚不足5年。

与欣旺达的“草根”出身不同,瑞浦能源堪称标准的“富二代”。它的背后是世界500强青山控股——也就是今年伦镍的主角。

手握矿产的优势,2017年底,青山控股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成立了瑞浦能源。到2020年7月,就已经成功进入了装机量TOP10。

瑞浦能源的快速发展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除青山控股的资金和原材料支持外,瑞浦能源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研究空间飞行器电池的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首个订单来自温州市旗下的温州交运集团,又借由温州交运集团,搭上了郑州宇通、苏州海格等龙头企业;

进入乘用车之后,又乘着宝骏E200和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装机量迅速向上……

在瑞浦能源初战告捷之后,2020年7月,青山控股还投资成立了另一个电池企业——上海兰钧新能源有限公司。

在今年4月初时,青山控股将这两家企业进行了合并,改名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据说接下来它的目标是谋求赴港上市。

说起年轻且顺利的电池企业,另一个代表要数蜂巢能源。

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部,自2018年独立之后,蜂巢能源的发展一路向上:

2020年9月,进入国内电池装机量TOP 10;

2021年8月,在全球范围也能排到前十的位置。

从蜂巢的发展路径来看,它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十分相似。甚至在产品命名上,蜂巢去年推出的短刀电池也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用了相似的套路。

在2021年时,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一场发布会上说,他们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订单已经将近400GWh。与这一订单相对应,到2025年他们的目标产能要达到600 GWh,在所有动力电池企业中是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存在。

不过,在这个野心勃勃的推出后没多久,宁德时代就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蜂巢能源进行了起诉。在此之前,宁德时代有9位离职员工在竞业协议限制期限内入职了蜂巢。

如今,虽然这一案件一直没有下文,但对于一帆风顺的蜂巢能源而言,这无疑算是一场波澜。

NO.2

[?竞争激烈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

如果说,动力电池新势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踩中了机遇,那么没有天生光环的企业想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更狠、更拼。

这些动力电池企业有多拼,流传最广的段子恐怕要数王传福喝电解液。

2008年,在决定是否投资比亚迪之前,巴菲特安排下属大卫?索科尔到深圳做尽职调查。面对索科尔对电池环保性的质疑,王传福直接倒了一杯电解液,一饮而尽。

索科尔当时的内心活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事后一个被经常提到的事情是,考察完的索科尔对比亚迪本身的汽车业务并不看好,认为它“远远赶不上丰田汽车”。但对于王传福其人,却不吝赞美,向巴菲特表示,“This

guy's amazing. You want to meet him.”

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的今天,环保性已经不再是动力电池企业的主要制约,但市场规模和客户数量,依旧是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对于二三线企业而言,如果没有瑞浦和蜂巢那样的靠山,要解决这一问题,恐怕就得对自己“狠”一点。

来看看如今装机量排名第三的中航锂电重新崛起的故事。

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但随后又跌入低谷的老牌动力电池企业企业,中航锂电的重新崛起要从“抢到”广汽这个大客户说起

广汽原本最主要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甚至在2018年时,双方还决定要合资成立电芯厂——时代广汽。

根据最初发布的规划,这一项目2020年底投产,但在执行过程中,双方的合作却一直推迟。以至于到了2020年底,有媒体在报道中表示,这一项目“部分建筑如宿舍楼、食堂部分的地基还没打”。

这边广汽与宁德时代的项目陷入了暂停,那边中航锂电和塔菲尔看到了“撬墙角”的可能。最终,中航锂电凭借低价胜出。

有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中航锂电对广汽电池模组不含税的价报价为0.78元/Wh,相比宁德时代的1.05元/Wh,便宜了近四分之一;

到了2020年,中航锂电的报价再次下降到0.6~0.62元/Wh,仍然比宁德时代的0.9元/Wh要便宜。

低价为中航锂电提升了竞争力,但同时,也导致它的毛利率一直很低。

去年中航锂电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他们的毛利率为13.6%,到2021年则是5.5%。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说,对广汽集团的争夺,以及从去年开始的专利之争,让宁德时代与中航锂电之间有了些水火不容的意味,但在抓住客户的拼劲上,他们却称得上是同道中人。

作为龙头老大,宁德时代的拼劲可以说是刻进骨子里的,是每个员工都必备的素质。

在宁德时代,经常被提到的是“奋斗100天文化”。

早在2016年,996还未像如今这样普遍时,宁德时代就已经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奋斗一百天交付产能。曾毓群更是在邮件中对全体员工表示,“对于竞争对手,要以老子跟他拼了的精神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彼时宁德时代还未“封王”,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是松下凭借与特斯拉的合作稳居第一,比亚迪紧随其后,宁德时代排在第三。但是到了2017年,宁德时代就已经超越松下,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

一位在宁德时代创立初期加入的工程师曾表示,宁德时代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超越松下、LG新能源等成为动力电池巨无霸,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效率的重视。

据这位工程师表示,宁德时代内部有多个专管效率的部门。在紧抓效率,不断压缩lead time(生产时间)的要求之下,员工们的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也正因如此,宁德时代在很多流程上创造了纪录。

NO.3

[ 偏执与坚持也会成为限制 ]

在关于宁德时代的报道中,除了对奋斗文化的描述,另一个被经常提到的关键字是“赌”。它来自于曾毓群办公室曾经挂着的一幅字——“赌性坚强”。

甚至相较于“爱拼才会赢”,他是更欣赏“赌”的。用他的话来说,“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靠着一股赌性,曾毓群进军动力电池行业并选择曾经并非主流的三元路线,最终大获全胜,一举奠定了宁德时代的万亿江山。

但是与曾毓群截然相反,亿纬锂能的创始人刘金成则属于极其谨慎的那种人。从亿纬锂能的产业布局来看,他显然更信奉大部分投资者奉为圭臬的一句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与王传福和曾毓群类似,刘金成最初也是做消费类电池起家。但区别在于,直到2015年亿纬锂能才开始入局动力电池。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很谨慎,2014年前,我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一个怀疑论者”。

而且与比亚迪专注磷酸铁锂,宁德时代最初押宝三元锂不同,亿纬锂能的产品线非常齐全:

从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再到储能电池,从磷酸钠铁锂到三元锂,从方形封装、软包封装,再到圆柱封装,亿纬锂能几乎把电池的所有技术和应用路线都做了个遍。

而这也被认为是亿纬锂能一直徘徊在主流边缘的重要原因。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的话来说,“亿纬锂能产品线比较全,市场份额比较小,因而没有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成本会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要高。”

与亿纬锂能的全方位布局相对,在二三线电池企业中,有一家则几乎是另一个极端——孚能科技。一直以来,它都专注于三元软包电池,以至于投资者都忍不住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建议它去拓展下其他方式。

在2020年时,孚能科技曾因戴姆勒的入股获得过一波关注。彼时曾有不少人期待,孚能得到戴姆勒的入股,能否再现当年宁德时代供货宝马获得的加持。不过如今来看,利好似乎还未显现。

与孚能科技有着类似的经历还有一家电池企业——国轩高科。

2021年底,大众正式入股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在此之后外界都在期待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老牌企业能借此彻底改头换面,一飞冲天。但事实上,它在之后又重归沉寂。甚至在上半年的市占率上,它还有些下滑的趋势。

而它的产品和技术,也很少为外界了解。

比如普通消费者也知道<a class="hidden" href="s://car.yiche/bydauto/" title="比亚迪" data

新出行小编们的理想ONE试驾心得:驾乘舒适性普遍好评

新出行动员编辑全员试驾理想?ONE,已经是春节期以前的事情了,本来此时此刻您已经可以看到热乎乎的理想?ONE?评测,奈何受影响,整个中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既然只能家庭办公,就汇总一下大家的试驾初感受吧。

这一次包括我在内,共八名编辑用一下午的时间轮流对理想?ONE?进行了比较简短的试驾。几位编辑基本都是?90?后,我们虽不能代表全部?90?后的看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和当下大多数普通轻人有着比较接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本文缺乏理想ONE本该面向的有孩家庭群体的看法和意见,也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文提出更多您的需求和疑问,以便我们能在后续的中为您做更为详尽的试驾和解读。

简单介绍一下理想?ONE,这是一台增程式电动车。什么是增程式电动车?这是广大消费者对理想?ONE?的第一疑问,用一句话简单解释:这是一台纯电续航?180km?的混合动力车型,在你电量低时,它还背着一个小的“发电机”,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给驱动电机提供电量,这个发电机只负责放电,与驱动无关。因此只要有油这个发电机是不会让电池完全没电的,除非超长时间超高负载驾驶(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理想?ONE?和所有车型都不同的一点是,旗下只有一种配置,该品牌的创始人李想作为一个汽车媒体老炮,自认为摸得清消费者的全部配置诉求,你觉得鸡肋的难觅足迹,你认为重要的一个不少。价格上自然也只有一种——32.8?万元(温馨提示:全国范围内只有北京地区不可用新能源指标,是不是很尴尬?)

图为改款前版本,2020?款取消靠门的两个扶手,此图仅展示空间感

说来你可能不相信,理想?ONE?让人印象深刻的的不是增程式驱动形式,不是大屏幕,也不是性价比而是大空间。大空间不仅划分了理想?ONE?的目标群体也定下了了整车的调性——舒适实用。说起它的对标车型,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汉兰达。如果你原本看中的是汉兰达,我推荐你再了解一下理想?ONE。

@匠小白

2+2+2?座椅布局有惊喜

这一次理想?ONE?的试驾车是六座版,六座版是?2+2+2?的座椅布局,这种座椅布局对第三排的乘客来说比较友好,可以把腿放在第二排过道中间,整个内部空间很好,何以见得?当天试车满载六个身高在?175cm?左右的同事,我分别尝试了?1、2、3?排坐起来都不觉得憋屈甚至能用足够使用来形容,主观体感秒杀同级对手。此处的体感包括:视觉通透性、实际腿部空间、第三排隔音降噪处理以及悬挂舒适性。用第三排款待客户或者家人都无需对他们说声“实在抱歉”(除非他们身高超过180cm)。七座版是?2+3+2?的座椅布局,对于第三排乘客不知道友不友好。所以目前来看,我还是觉得?6?座版的香。

当天试驾的时候已经处于亏电的状态了(剩余电量?17%?左右),其增程器介入动作以及时机控制都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不是刻意的去挑剔增程器的声音,我觉得以当天试驾的情况来看增程器的介入动作以及噪音我个人完全可以接受。至于大家关心的震动,存在但不明显。

它的底盘、悬架调教确实很好,它的舒适性和静谧感都非常符合奶爸车的定位,这一点理想?ONE?做的很好。

小问题

关于增程器的“耐久性”我也比较担心,这个是我个人关心的问题,只能看看用户使用后的体验了。

小松有话说:我可能是众小编里年纪最大的那位了,我很同意匠小白对于六座的认可,有一点想做个补充,当你的购车需求是为了方便同时照顾两个小宝宝时,6?座就会让照顾孩子的人不知道坐哪里才合适,坐在第一排没办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坐在第三排又让人觉得有些尴尬,您的目光可以转向?7?座版。

@双擎会铁皮

注意:这台车吃的是?95?号汽油

今天试乘试驾时间很有限,但因为我个人对要关注的点并不空泛,比较清晰,所以短时间内基本上有初步答案,可以聊聊。

所谓纯增程模式,我们老混动车主就懒得用这些新名词来描述了,反正就是?HEV?混动模式,也是所谓插电车的馈电状态下的驾驶体验,这个状态汽油发动机的动静不是很明显,脚通过加速踏板可以轻微感觉到震动,声音也有那么一点,但比较弱。这方面对比?i-MMD?的混动奥德赛和?THS?的凯美瑞双擎来讲都明显更好一些。只不过,增程模式下发动机补电的时间比其他HEV强混车时间长很多,不知道要补到什么时候才停。混动车主平时习惯将这个过程称为“强充”,i-MMD?一般只需一分钟左右,THS?则需四分钟左右,但理想?ONE?这个我等了好一阵子没等到它停,所以最终需要多长时间还不清楚。

至于加速性能,咋说呢,算很够用吧!起码在快速路上没遇到有人跟你较劲赛车的时候,想超谁就超谁。但也要注意,这个车其实就是?MPV?定位的家用奶爸车,通俗说就是面包车的定位,悬挂等设定都是偏向舒适性的,而本身纯电驱动车的加速能力都很好,车内有乘客的话还是必须避免太急的加速,要不然后排乘客都会晕车想吐的。今天两批体验的乘客全部都被司机尝试运动加速而搞得想吐了。确实,并不是什么车坐上去都要讲究运动操控性的,要关注使用场景,特别是有乘客的时候。

而我花最多时间就是坐在第三排,这车第三排空间比我想象中要好。但我还是很不喜欢蹲在小板凳上那种坐姿,因为大腿是必须完全抬起没有机会放在椅垫上。尽管横向空间很宽敞,但长时间乘坐并不舒适。可用于解决短途出行必须承载多人的需求。另外,虽然没有女王副驾那样的座椅,但对副驾驶也是照顾得体。有专门的小电视和独立的耳机线音源。坐副驾驶的人存在感非常强烈。

自动驾驶方面,较有惊喜的是几乎能在环形急弯这种弯道上完全自动转向。可惜测试几次当中,有两次在最后那一小段上退出了。据说是对同时有虚线和实线的这种路面识别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但已经比大部分拥有这种功能的车型要强,因为大部分车型对于这种弯道是连进入都无法进入。另外从仪表屏幕的路况识别画面来看,系统可以辨认周围的车辆和行人,配有对应的图标显示,另外还能实时辨认停车位,但今天也没有机会尝试一下它的自动泊车功能。

当然,对于我们老混动车主来讲,这车有一个不满意的地方是需要加95号汽油。我们习惯使用的?i-MMD?和?THS?搭载的阿特金森发动机都是?92?号汽油作为标配的。

@Wonderful?OldChen

未试驾,谈谈静态体验

外观整体用较为方正的设计,贯穿式头灯和尾灯观感很好,主驾和副驾椅子该有的配置全有,腰部调节非常舒适,能调整到自己需要的位置。第二排舒适度适中,空间挺大,再加上头枕很软,跑高速的话第二排应该能睡得不错。第三排对我?180cm?的身高来说有些局促,腿部空间不够,头部空间也不够。内饰部分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块屏幕,数字仪表屏幕?12.3?英寸(1920X720)、中控屏?16.2?英寸(2608X720)、副驾驶屏?12.3?英寸(1920X720)、功能控制屏?10.1?英寸(1280X720)。数字仪表盘+功能显示屏用德州仪器芯片J6+更为可靠稳定的Linux底层系统,中控屏+副驾屏用高通骁龙?820A?处理器+Android?Aotomotive?底层系统,扩展性和性能更好,这也是目前量产车中最高阶的芯片组。京东方将高灵敏?10?点极速触控性能解决方案融于该车载显示系统,实际体验的顺滑感是我非常满意的部分。

四张大屏均可独立显示,特别是副驾驶区域的屏,在车内体验起来十分的灵活方便,追剧、新闻一应俱全,至于长时间观看晕不晕车还有待测试。唯一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切换音源音质的选项。

静态体验中唯一感受到的缺点就是座椅整体偏硬,我个人觉得对于稍微有点瘦弱的人来说可能在舒适性方面会稍差一些。

小松有话说:当看到?@?Wonderful?OldChen?同学提出座椅偏硬时我便看到众编辑一起评测的意义,对于软硬和舒适性来说,千人千面各有不同的要求和喜好,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的评价都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和判断,具体如何还需要您到店亲自体验,测评只是给您一个普遍适用的选购建议。

关于理想?ONE?音质,网络上有不少讨论,我个人认为这套音响素质属于比较普通的阶层,甚至可以用平庸形容。一方面由于车载系统并不提供音质切换,大多数播放出来通过我的耳朵辨识都是比特率比较低的?mp3?格式,也就是俗称的压缩感很强的声音,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紧张并没来及用手机连线的方式播放无损音乐,我们暂且不对其整套音响系统下绝对性的判断。期待可以用的形式为大家进行对比。

@Carl

这是一款适合有孩子的奶爸车

理想?ONE?可以说是?2019?年度我个人最期待车型之一。拿到钥匙解锁后我突然就明白理想?ONE?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在解锁/锁车时灯源会围绕灯组环绕一周,非常有仪式感,像是一位佣人在和您问好....

其实坐进理想?ONE(六座版本)无论你坐哪个位置,都会感到特别舒适,主驾能享受驾驶带来的乐趣,副驾有独立的屏幕可以看喜欢的**或听喜欢的音乐(在扶手箱里有对应副驾的耳机的接口),第二排独立座椅享受老板位的待遇,哪怕是“挤”在第三排,你也不会感觉到压抑....

在悬架方面,有运动和舒适两个模式可以选择,运动模式下有韧性,过坑洼路面时也没有感觉到明显的颠簸,舒适模式下同样做的很出色。动力方面,延绵且线性,在开启弹射起步模式后中后段加速有明显的提升,动力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够用的,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不太能满足。理想?ONE?是一款容易让人买单的家用车,但在二十三岁这个年纪,我不会选择一款奶爸车。

小松有话说:@?Carl?同学的评价正是这台车最显而易见的“分水岭”。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开“爸爸车”(例如早期的凯美瑞、)和开相同价位小跑车在内心感受上的差别。理想ONE更多的面向有家庭有孩子喜爱大空间的居家男士。

顺滑舒适游刃有余是这台理想?ONE?的主旋律,柔和的电门、软而不绵的悬挂设定、同价位数一数二的静谧性都标明了它的性格,对驾驶有自己理解的老司机@南方城和我有着比较接近的试驾感受。

@南方城

用柔中带韧来形容理想

ONE?的底盘

外观与内饰大家都谈论得比较多了,就不再赘诉,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符合我的审美并且达到我的期望值,符合?30?万级别该有的样子。

作为一辆专注于家庭用车的“奶爸车”,我认为理想?ONE?是一辆很难挑毛病的车,整车的驾驶质感有非常不错。乘坐感上类似于丰田,很?“?平顺?”?,但恰好是这种?“?平顺?”是最难做到的。另外用柔中带韧来形容理想?ONE?也是贴切的,对路面大小坑洼过滤的比较干净,没有多余的晃动,能够给予驾驶者一定的信心,不至于太无聊。

开过好的电车之后,真心会爱上动力输出如丝般顺滑的感受,理想?ONE?正是如此,加上底盘的整体感很强,没有明显的松散感。在经过城市道路及小区里常见的减速带时,理想?ONE?的悬架对这些振动的处理更加柔和,且没有多余的回弹。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的噪声控制做的很优秀,绝对不止?30?万这个级别的感觉。总而言之,增程式的动力模式在我的用车环境中没有任何问题,理想?ONE?正是新时期一款非常优秀的“奶爸车”,可以说等我到了对应的年纪,理想?ONE?就是一台我想买的车。

@V12点火顺序

对驾驶系统印象深刻

先说好的部分,理想?ONE?车道保持系统实际使用感受处于第一梯队,我们在深圳实测,在车道保持方面已经甚至要比蔚来的表现都要强一些,甚至在弯道中也可以做到不需要驾驶员干预,想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一些软件调教功力的。我也参加了理想?ONE?早期的试驾活动,在当时的阶段,其实并没有今天量产版的效果,也从侧面说明了?OTA?对造车新势力的“必要性”。

我不喜欢的是它的跟车距离的设定,我猜测是为了保证安全,其跟车距离一直都比较远,在实际的使用中,如果跟车距离档位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就会让人觉得这个功能比较的鸡肋。我觉得还是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各个跟车距离的级别在实际的驾驶中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差异,让驾驶员可以根据道路的际情况来选择自动跟车的距离。

小松有话说:随着汽车向电气化的转换,智能成了如今汽车必备的新标签,来到?30?万的价格,?L2?自动驾驶功能就像如今的全面屏手机,没有它好似买了上世纪的产品,有了它却也没给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各家说?L2?自动驾驶有多好用,这始终是个性装备,如你经常跑高速公路,这个配备的确可以降低你的疲劳度,但想靠他解决你的城市通勤,我劝你放弃这个念像,除非路况极佳(包括如今该方面的老大特斯拉在内)。

不推荐大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这个配置上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台车后方不配备毫米波雷达,只要你对雷达稍有研究肯定知道缺少该雷达对于后方来车是使用打转向灯自动变道的危险性,篇幅缘故我们不展开解释。也正因如此,理想ONE把打灯自动变道设置为默认关闭状态,需要在菜单栏单独开启才能使用。

@新出行CC

全面总结理想ONE

今天总算是试到理想?ONE?了,可以说是?2019?年整个新能源车行业的年度话题车型之一了。外观内饰我就跳过了,不评价,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想到哪说到哪。

第一个印象,中控台有点高,没办法,因为中控横向布置了三块屏幕,相比普通车要高一些,不过好在本来这车也比较大,你可以把坐姿调高一些,对于那些喜欢高坐姿的人来说,可能就没有这个感觉了,因为我是习惯低坐姿的。

中控的副驾驶屏的确很爽,想象一下过年回家,可以坐在副驾上看**而不影响主驾驶,是一种多么棒的体验,特别是有带小孩的,放个动画片估计也不怎么闹了。这个东西有好有坏,有人会说它不安全,但要我说,只要你正确使用它就行了。

头枕的确很舒服,怪不得之前有试驾的网友说想偷回家去,不过主驾驶位没有,不知道这是不是标准配置。

整个中控系统的逻辑则还需要再熟悉熟悉,第一次用的话感觉会有点复杂。这里不得不吹特斯拉,是目前用过最顺手的大屏设计逻辑。虽然第一次用起来有点不太习惯,但是当你熟悉了之后整个逻辑用起来非常的棒。同事也说理想?ONE?的大屏用熟悉了的话也很好用,等我多用几次再做点评。

开的时候车已经快没电了,用的是增程模式。正常开,如果不说刻意去感受,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察觉到増程器的启动。启动后仔细察觉刻意感觉得到,主要是踏板传来的震动方面,但増程器的声音是完全被行驶起来的风噪路噪盖掉的,所以不会像普通的混动车那样有明显的发动机声音。对于那些不说很敏感的人来说,估计刻意感受也感受不出启动和不启动的差别。我想这个问题大家也不需要去纠结了,你开起来完全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NVH、平顺性上肯定是比普通的混动车要强很多。

今天主要体验了一次自动驾驶,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理想?ONE?能过圆形弯道,所以今天也特意找两个弯去试了一下,在面对这种圆形弯道方面的确比目前除特斯拉外的其它自动驾驶要更强。主要表现在来到这种弯道之前,其它车型基本自动驾驶都是直接退出了,但理想?ONE?今天试了三个圆形弯道,一个成功,后面两个都在最后快出弯的时候退出了,这种表现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最后要夸的一个点是空调的调节方式相比其它的大屏好用太多了,直接用手在屏幕上上下、左右滑动就可以调节温度和风量,不需要进入二级菜单。当然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精准的调节到想要的温度,只能有个大概,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可能无法接受。当然了,你也可以跟其它车一样通过语音来调节。

编辑总结?/

购买最终一定回归价格,32.8?万的价格,算上杂七杂八税费减免的部分,这台车的价格还真是良心价格,既没抬高价码也没过度谦虚,作为一个渴望利润的创业型公司来说,这个定价我个人给打?9?分,为什么这么说?同样的价格,你去同级对比对比汉兰达、锐界等等车型,我相信你会满口真香的吹理想?ONE?牛?X。文章至此,最怕看见两个字:但是。但是小众的初创品牌、口碑未知的增程式混动可靠性、高速百公里?8L?油耗的纯电动车、充电大难题、冬季续航打折扣、电池寿命等等诸如此类一系列消费者都一头问号的前提下,这台车在保值率上一定追不回汉兰达。说到这里,你心里大概应该有答案了,如你负重前行把保值率和口碑放在购车最先考虑的因素,头都别转的加价买汉兰达,包你不后悔。如钱对你来说不是问题,你认为汽车本来就是消耗品,保值率不在考虑范畴,就想买个新潮用个舒服,理想?ONE?值得你购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档次排名:看谁是第一

档次排名:看谁是第一

特斯拉:

特斯拉是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品牌,整个品牌的影响力在国内甚至全球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并且在很多人心里特斯拉这个品牌也属于豪华品牌的段位。它旗下目前在售的一共是4款车型,据乘联会的数据统计特斯拉中国一共卖出4370辆的销售数量,实力有目共睹。

这么高的售量也侧面反映了特斯拉这个品牌在国人心中的认可度极高,当然跟他整车质量也密不可分,如果整车质量有不足即使你有过一段风光的时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定会被市场舍弃。

理想:

理想一经上市就树立了专注豪华中大型SUV市场的形象。实际情况理想也是一直围绕这个定位去做的,旗下一共在售的4款车型都是中大型SUV车型并且售价都不菲

理想ONE一直是新势力造车的代表车型,全年即使在停产风波的影响下也卖出了78791辆拿到年度中大型车SUV冠军,L9虽然去年下半年才上市的,但是销量也有40151台摘得大型SUV榜单桂冠。如此傲人的成绩我相信L7,L8的销售也会很乐观。

简单的看了一下,理想去年的投诉率很高但主要问题并不在质量原因而大部分是关于理想ONE停产的投诉,考虑到这车上市2年了销量也一直不错,这质量方面肯定还是可以的。

蔚来:

蔚来的目标也是高端电车市场,它的定价几乎是与BBA这种豪华品牌价格在抗衡,但你别说不低的价格却有着不错的销售量,通过查看去年的纯电动车上险排行榜,40万元以上蔚来独占前三,并且上险数量都在万台以上简直吊打一众豪华品牌。

30万-40万的售价区间,蔚来也是前十中独占三元,并且上险辆也在万台以上。当然这些与蔚来的换电服务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它打破了电动车充电的固定模式,而是用换电模式这样可以更加的方便用户。当然有钱人不是傻子,整车良好质量也是它这么高销量的基本保证。

比亚迪:

比亚迪可以说是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行头老大,是唯一一个自己可以掌握三电技术的企业,就连特斯拉也得在其面前抖三抖。比亚迪的车型范围涉猎较广,但每个车型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车型

这样看下来比亚迪的最高售价也就34.28万,但销量确异常的好,并且大部分车型价格都不是很贵可以说比亚迪的档次属于平民级别。

比起它不高的售价,但它在质量方面却没有马虎,比亚迪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发展路线,以品质为核心,它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电池之一。

极氪:

极氪是吉利旗下新能源市场的高端品牌,但是相对于理想,蔚来的售价似乎也没有将自己摆的太高,这个品牌目前正儿八经的产品只有极氪,累计销量也有7万多台,对于一个产品车型还不多,只有一款车打天下的极氪而言这个成绩还算理想。

当然极氪不会只安于现状,他们也陆续推出更多的车型去抢占市场。整体的车身设计,内饰方面还是显得比较豪华,但是由于其较低的市场份额,在大众的心中认可度还是不高也显得档次不足。

小鹏:

当年的蔚小理,三个造车新势力,似乎小鹏已经在慢慢掉队,相对蔚来和理想它的价格还算良心在20万左右,最贵的车型小鹏G9最高售价46.99万。

但是看到小鹏的产品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主力车型,每款车都只有小几千辆的月销售量。貌似在紧凑型轿车,中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大型SUV都有涉猎但又觉得每个产品很突兀,小鹏想走低端市场,P5价格貌似偏高,想走中端市场P7整体产品实力又不够还不如打折,走高端路线G9目前又惨不忍睹,所以在高端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自身又没有核心技术得情况下,不如将车价格打下来,定定心心走中低端市场,先有一个自己的走量车型,让自身在消费者心中有个良好的形象,而不是通过推出G9这种高端车型来提升形象。

毕竟大部分车已经是中低端定位并且还没有站稳,你再去高端市场竞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总的来说,现在新能源汽车无论档次如何基本质量都还算不错,没有出现过什么让消费者比较寒心的重大质量问题。这也奠定了整个电动车行业将来可能主导家用车市场的基调。希望每个品牌能继续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科技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路线。

“老汽车人”的挽歌

员工已被欠薪2个月,一些供应商因拖欠货款而停止供货。甚至仅有的一些提供广告和公关服务的乙方,也开始对新的合作项目持审慎态度。

与所有在去岁冬季以及这个春天里面临困境的“新势力”一样,天际汽车今春故事的开场,并没有什么新的花样。因为来自内部多个渠道的爆料显示,这家企业已经深陷困境,未来的结局几乎可以注定。

如同所有的前例那样,一切问题的表现形式,最初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老汽车人的执念

其实,这并不是天际汽车首次因为资金问题传出警讯。早在两年前的2020年5月中旬,就曾有媒体爆料:获悉天际汽车“资金链紧绷”。

彼时,爆料人士宣称,自2019年中开始,天际汽车方面就开始拖欠多家广告、公关公司方各种费用逾3000万元,而其中不乏国内相关领域头部乙方公司。

天际汽车在供应商那边的名声“不太好”的主要原因,是回款慢。为此,早在2019年初,便有就有一部分服务提供商,陆续选择终止合同。该问题后来的发酵,甚至影响到了天际汽车参加当年的北京车展。

2019亚洲CES上,天际汽车发布的“智云”车联生态

不过在2020年10月,新的融资陆续到位。在“地方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银行”的支持下,天际宣布其实现了50亿的融资目标。

“裁员后,一个人顶着3个人的活干,累得很。(所以)最近每天下班回来洗漱完就只想着睡觉。”

彼时,有天际汽车内部员工,对访的媒体说。然而累归累,暂时的危机算是就这么度过了。

当然钱的问题,依旧是存在。因为很快就有人发现,天际汽车和供应商照样还在打着催讨欠款的官司。这不是才融到资么?钱又去了哪?

盖厂……

截至2022年中,天际汽车在国内总计规划了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建泉州、浙江绍兴,以及湖南的长沙。

其中绍兴基地于2019年投入使用,最初被用于生产天际ME7纯电中型SUV。

根据天际的官方描述,这座工厂严格按照“德系豪华品牌”的工艺水准制造。同时对标工业4.0标准,引进了无滑撬智能涂装车间等国内顶尖的生产设备。一期规划年产能为6万辆。

2019年12月末,首台天际ME7正是在绍兴基地下线的。

而天际最新的工厂,位于湖南长沙。该工厂建设工作启动于2019年下半年,因为2020年4月14日湘江早报记者的疫情相关报道,较为人所熟知。

国内首波疫情期间,长沙记者访时用无人机拍摄的厂区工地俯瞰照片

长沙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总投资51亿元,于2021年6月投入使用。厂区内包括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堪称设施完备。

造车,真圈钱/骗补,是最近十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耳熟能详的话题,但任何人稍微了解天际汽车就会发现,这家企业尽管问题多多,但却和那些“PPT公司”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们不但在造车,而且还打一开始就自建生产基地,全然未考虑过代工生产的捷径。即便是蔚小理等最初的发展,已经证明其可靠而且能显著降低风险。

在产品尚未得到市场认可之时,就全资押上先确保产能,这是上一个时代思维的产物。

曾经在上汽供职超过20年,历任上海大众董事、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的张海亮,可谓最标准,专业学历最过硬的车企掌门人。其不但是汽车工程专业科班出身,博士学位,并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在离开上汽以后,他曾加盟乐视超级汽车,出任全球CEO职务。于2017年10月起,担任天际汽车董事长一职。无论学历还是履历,这位堪称最典型的“老汽车人”。

技术和产品相当的执着,并且车企一定要夯实生产和制造的基础这一点,怀有异常强大的执念。而在天际汽车董事长以后,其反映出的便是,在初步完成产品开发以后,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资金,推进生产基地的建设。

而除去董事长张海亮外,天际汽车的CTO牛胜福同样也是一名为上海大众效力超过20载的“老汽车人”。其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方面堪称呕心沥血,且对供应商筛选把关严格。

正是由于企业掌舵者的上述特性,天际汽车的研发团队也多来自大众、通用、德尔福、博世、大陆等传统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几乎就是一个燃油团队造新能源车的故事。

而这也是为什么这家企业,会一再于钱这个问题上碰壁的原因。雷军要搞小米汽车,而且打一开始就要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为此账面上准备了不下百亿资金。但是天际汽车呢?区区融来的50亿,还把摊子铺那么大。

旧时代的悲歌

一直到目前,天际实际量产的,仅有ME5和ME7两款新能源SUV产品。

ME7是中型纯电SUV,整体特性较为中庸,续航等性能不突出,也没有那些非常吸引人的特点或者功能。但其售价却达到了23.88~26.98万元,着实不算低。

天际ME7

这款车首次亮相是在2018年底的广州车展,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开启预售,并于2020年9月正式上市。截至2020年底,该车型累计销量甚至不足百台。

“天际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力。”2021年中,有重庆媒体前往位于南岸区区江南大道28号的天际汽车协信星光时代广场店访时,压抑已久的销售顾问忍不住坦言道。

“产品力”一直是天际汽车最大的硬伤。甚至,多数时候这甚至够不上谈产品力的层次——因为跑到汽车行业以外,知道天际汽车者几乎凤毛菱角。许多人初次知晓这个名字,甚至都是因为逛街时偶然发现了其门店,然后进去逛了一圈。

然后呢?当然是没有“然后”了。

彼时,店里仅有ME7一款车,补贴后售价在23.88~26.98万元之间。无论两年前还是现在,这个价格都不算便宜,其高配车型售价仅比当时已经上市的国产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格低上1.09万元。

而如果用户不执着于SUV车型,那么无论特斯拉的Model 3还是小鹏的P7,有的是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且知名度更高的产品可以选择。

当今车企老大讲故事能力排名第一者

从“讲故事”开始,持续PUSH品牌和产品热度,帮助企业度过从官宣造车-产品公布-新车上市的漫长周期,是几乎所有目前尚算成功的新势力们,共同的选择。

而在此期间,通过不断的PUSH,一次又一次地营销,吸纳并转化一批铁粉,并在这些自发传播者的推动下,实现品牌力的不断提升。而在实车交付以后,只要这个产品基本能兑现一开始的承诺,质量也还算过得去,那么这家新势力自然能完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特斯拉自不待言,纵观蔚来、小鹏和理想,这几家目前为止都称得上成功的新势力,无一不是通过这一方式实现的立足。然而我们在复盘天际汽车上市的整个过程,却难以从其宣发中找到丝毫亮点。

一切犹如十几年前那种国企式的广告,几乎都无法让C端客户正眼瞅你一下……

论造热点的嘴上功夫和说故事能力,这位的咖位其实挤得进“车企”前三

老汽车人中有许多,对产品宣传和推广,是轻视甚至蔑视的。不少人至今坚信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认为只要认真做好产品就一定能打开市场。然而这种认识,只有在当年那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才有其合理性。

那一代的老汽车人固然有其擅长的领域,强势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绝非市场营销这一块。不懂得如何2C甚至2B,不理解在这个时代,新势力从零开始起步必不可少的“讲故事”,更不懂得如何乘着网络热度的浪头,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根植到每一个被传播对象的心里。

相反,常年和外资合作方以及部门打交道的经验和习惯,使其养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性。一些人甚至分不清GR和PR的根本性差异。

实际上,意识到问题以后,天际汽车并非没有考虑进行改变。用增程模式的ME5,以及请来保时捷918 Spyder设计师把关的B级纯电轿跑概念车ME-S,多少可以从产品层面看出其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虽然感到遗憾,但注定不会量产的ME-S

但在品牌形象的营造方面,天际汽车却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整个2021年,天际的总销量仅1778辆。2022年的表现虽有提升,但5321台的总销量,却无法使任何投资人对该品牌的未来抱有希望。

两年前,公社访过张海亮。在问及天际品牌的标签是什么的问题时,他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做20多万元电动SUV的普及者。

可能一直到那时候,他都还没想好应该怎么做吧……那么现在呢?

然而不管现在,这位掌门人是否有了明确的方向,为产品定出了切合实际的调性,就时间来说都已经晚了。

这一跃,有多少人能跨越生死?

2023年,“国补”已经注定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于产业内外所有的相关企业,必须从此彻底甩开名为“补贴”的这根拐棍,立即学会依靠着自己的双腿,迈步向前。

一场淘汰和兼并的浩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我只是很遗憾,天际汽车也许已经注定,没法走的更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