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

晋安河公园摩天轮,晋安公园摩天轮倒塌

王庄,就是“王的庄”。350年前,王庄被叫做“耿王庄”,是清朝三大藩王之一耿精忠和他父亲耿继茂的府邸。

今日的王庄,已找不到几百年前王府的遗迹,但还是可以从残留的地名里,窥知一二。据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介绍,早在1660年,也就是清顺治十七年,耿继茂就被封为靖南王,从广东移驻到福建。王庄这个地方,就开始跟“王”字沾上边。

当时耿继茂在福州强征大片民房田园作为驻兵营地,并且在今天的台江南公园一带兴建别墅,开辟养象、养鹤场所。今天的象园,就是当年耿王庄养象场所,名称沿用至今。

耿精忠与王庄的缘由,从1671年开始。身为清代有名的三大藩王之一,继父位两年后,那场声势浩大的削藩运动开始了,耿精忠未能置身事外。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第二年三月,他加入。

这次战斗以康熙帝的获胜告终。飞鸟尽良弓藏,耿精忠这个靖南王已经被剥夺名号受刑而死,耿王府也被摘去门匾。

王庄,自此脱去了“王”的光辉,成为寻常百姓家。

在王庄一个僻静的小巷里,至今留有一座两进结构的仿古民居,匾额上挂着“讲堂胜境”。里面虽没有留下任何一样朱熹的墨宝、画像,但只要提起“讲堂前”三个字,王庄人中口口相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公元1183年,朱熹在这开堂授课。

据卢美松介绍,后来讲堂被百姓保护起来建成庙宇,也就是福州民间俗称的“境”。朱熹也被奉为神,供奉其中,相传正殿里挂着朱熹亲笔题字的匾额。

只可惜一场,这块匾额已不复存。而当年的大讲堂,也随着王庄的兴迁,陆续缩水到一隅。即使如今的面积不到当年的十分之一,它仍用朱漆黑瓦,暗示着当年的荣耀:王庄,也曾是福州的文化中心之一。

王庄的另一样骄傲,则是手工木雕。据《福州地方志》记载,这项起源于唐宋时期的手工艺技术,到清朝在王庄的象园村达到顶峰。

从公元1796年开始,象园村一带木雕就已兴起。艺人以茶树根和樟木的自然形状雕刻人物、走兽作品。其中最出名的,是象园村艺人柯传钟,被称为“塑佛钟”。

同时,他还收了弟子,把技艺传到附近的村子。因此在清朝,形成了以王庄象园为中心的三大流派,分别是:象园流派、雁塔派和大坂流派。

及至解放后,福州首个木雕合作社,于1956年在王庄成立。到19年,福州木雕年产值已能达百万,兴盛程度可见一斑。

耿王府消失后,王庄的历史却未停滞。据《福建省地方志》记载,到1927年兴建王庄机场,却屡遭轰炸,最终沦为废墟。至1948年,福建省农事试验场迁至福州,利用机场废址,改建成试验总场。

上世纪50年代,王庄属街道管辖。1958年,随着“六一路”建成通车,成为王庄地区通向市区南北地段的交通要道。

当然,王庄这个名字能沿用至今,也几经更易。中,它被改为“红四村”。到70年代,原王庄机场一带办起4个农场。19年,“红四村”恢复王庄村名称。

如今,随着王庄的搬迁,又一代的王庄人暂别此地。但象征着曾经辉煌的讲堂前、象园,却不会因为大兴土木而更名。待新王庄重建毕,新王庄人拂去铭牌上的尘灰,这里还会代代相传着这三段故事,只属于王庄的故事。 王庄是福州四大老社区之一,应该算得上福州最早几批的拆迁安置房,早先是以大排档为主的一个大居民生活区,随着王庄人口密集度不断增加,天然形成了福州第一夜市,夜市的繁华又带动了王庄四周的发展。没有人知道这儿到底住了多少人。晚上,地摊从长乐路头排到长乐路尾,大排档从晚上七点开到凌晨,永远人声鼎沸。因为生活的缘故,王庄永远洋溢着一种热火朝天的繁荣气息。

伴随福州城市的发展,王庄新村原来的居民慢慢地选择新的社区,王庄的房子或留给老人居住,或转手出让他人,或出租给附近商家、刚毕业的学生、外来打工人员等等。因为生存的缘故,王庄不可避免地给人以脏乱的感觉。

王庄是福州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过渡,在老福州的记忆中,这里夹杂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与商业氛围,虽繁华,却缺少一些贵族之气。随着福州城市的扩容与升级,王庄新村、洋下新村、上海新村等老社区的老迈之态尽显无遗,这些老社区的建筑多以钢混为主,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危险系数较高,特别在5·12汶川地震之后,这些老社区的改造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 王庄新村被周围陆续拔地而起的高楼包围,略带几分沧桑。

王庄新村的诞生是从1981年算起。按照福州民间的虚岁算法,王庄新村已经30岁,人的而立之年,房子的暮年。

两架待售的自行车摆在路旁破旧的宣传栏下,一名小摊贩在卖水果 倒回30年前,王庄新村还是一片农田。当时恰逢要建设五一广场,原本住在那一带的水部等几个村,必须集体搬迁。于是就有了王庄新村,作为他们新的村,1981年开始建设。那一年,26岁的福州市民邹增惠搬进了这里。他结婚没多久,家中祖屋墙上的大红喜字还没撕掉,他带着妻子、家人,跟同村的其他人一起来到这个新的村,搬进了二区一个四层单元房里。

在邹增惠的想象中,所谓新村不过是一个陌生又新鲜的住所,尽管祖屋时常漏水,只是一栋木质结构的房子,但那里留有他太多的回忆,他很不舍。跟他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不少老人,住了一辈子说搬就搬,难以割舍。

这种难舍,很快就被新鲜感取代。王庄新村带给他们的,是一个与之前生活大不同的村:每栋都是五层高,外墙刷着红漆,新村里大小绿地21处,还有公园,边上晋安河静静流淌,可称为沿江豪宅。

入住一年后,邹增惠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每天早上7点半,他花10分钟骑着自行车去鳌峰洲附近上班。妻子则到新村四区附近一个早市买菜,那里有成排的小摊贩,肉、海鲜、水果,什么都有,价格也便宜。

再过几年,女儿可以上学了,学校就在小区里。每天放学,女儿和同学一起到小区旁的公园绿地里玩,虽然没有摩天轮,石桌、石凳也能增添无限童趣。

而整片新村,入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989年底,王庄新村共建住宅292幢,入住总人口已经达到35937人。

邹增惠说,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夜市的出现让王庄夜生活更丰富了。一开始只有几个小摊,摆着牙刷、毛巾等日用品。到后来发展成一条街,晚上车水马龙,逛街购物的人穿梭其中,生意之好唯有学生街能抗衡。

到2000年,大排档的加入,更加热闹。逛完夜市,就在街头任意一家坐下,两瓶啤酒,几碟小菜,看外面人潮涌动,品自己人生得意。一个王庄,已能满足居民从购物到消遣的所有需求。这里从一个村,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城市。

时间带来了热闹繁华,也带来了岁月沧桑。转眼间,女儿已经出嫁,邹增惠也55岁,年过半百了。小区里漂亮的红墙,陆续褪色。楼下花圃的台阶,开始松动。

新村里电线盘根错节,从楼下望去好似一条蛇盘旋头顶,随时会咬人。而那尊上世纪90年代初,为纪念女排七连冠而摆在新村里的“拼搏”雕塑也满是污迹。

一些王庄人带着家人搬了出去。另一些则又带着家人搬了进来。如今,55岁的邹增惠坐在新村公园里感叹,老了。 2010年11月10日,农历十月初五,是王庄人信奉的朱将军大寿的日子。这一天,寿宴照常举行,就在搬迁废墟边上的百神阁前。

这一天,是王庄人的节日。他们中有人凌晨5点起床,去市场办食料。有人从早上7点开始做帮厨,一直忙到晚上8点。还有人早早赶到庙边,帮着端菜布桌。王庄新村二区的公园因此热闹不凡。

吃过晚饭,还有精彩的闽剧可以欣赏。戏台就搭在百神阁外的空地上,足有10米长。锣鼓一响,看戏的人挤满台前。老人们有经验,一大早就从家里端把椅子,放着占位子,舒舒服服看戏。小孩只能爬上树,往下瞧,还有人专程从连江赶来看戏。

王庄人很阔气,请的戏班子必定是最好的。福州市闽剧一团是常来的明星戏班子,《贻顺哥》、《陈世美不认妻》……这些本子,王庄人都很熟悉,还能哼出几句。演员们咿咿呀呀用福州话唱着,底下老人闻之落泪。小孩则对小贩穿梭其中叫卖的零食更感兴趣,乘着爷爷、奶奶落泪感动时刻,一央求,很容易拿到几元零钱买吃的。

台上戏剧,台下人生。陈世美终于狠下心不认妻,王庄人吃罢晚饭,各自散了。宴席散了,王庄人的新村生活也要暂时散了。福州晋安区王庄新村危旧房改造整体性拆迁开始了,机器轰鸣,一栋栋楼倒下。只有原本不属于这的工人,从楼顶、窗台跨入任何一个曾经封闭的空间里。

一间房间里贴着个大红喜字,字的一角被撕裂。房间的角落里摆着一对洋娃娃,吊在窗台上的异常喜庆。屋外工人烧垃圾的气味充斥着房间,屋内还残留一对新人在此共结连理的喜气。

另一个房间,墙上刷着卡通图案,杂乱的地板上摆着一圈彩色铅笔,红橙黄绿,煞是好看,曾经有个小女孩住在这里,用铅笔画过20年后的一个梦,已在王庄新村长大的自己,幸福地依偎在有些老迈的父母身旁。就像我们身边的这座城市,一座座“城中村”的历史一一终结,而另一座座“城中城”的历史就此一一掀开。 王庄新村蛤埕龙舟会的会长,就是街坊口中的“老郑”。他的全名叫郑景兴,63岁,住在王庄新村二区11幢。这两天,他一直在为新的龙舟房的事奔波。

“现在这一带要进行动迁,龙舟会也得重新选址。”老郑说,龙舟会有5条龙舟,其中最早的一条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因为旧的龙舟房面积有限,之前它们被分别放在龙舟会、晋安河边。

奔波了几日,龙舟们的“新家”总算有眉目:在则徐中学边上,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要大上2倍左右。

老郑舒了口气,他戏称,再过两年龙舟可以不用“分居”了。

让老郑奔波的龙舟,是王庄人眼中的宝。早在搬进王庄新村前,蛤埕村的龙舟就闻名全市。1982年,蛤埕人拖家带口,另外扛着5条龙舟来到王庄,在二区18幢楼旁,建起了一个新的龙舟房。

1982年的端午节,第一次在王庄新村过节,他们在新村旁边的晋安河上举办了龙舟竞赛。

忙碌的除了老郑,还有很多邻里街坊。女人们组成后勤队,48岁的王英就是其中一位。搬进来那年,她刚结婚,成了蛤埕村的一员。丈夫一早就帮忙购去了,她则挽起袖子,帮着请来的大厨烧水、煮点心。

一声锣响,一条快龙出江,鼓点越密,龙舟划得越快,站在岸边的女人、小孩会追着龙舟一路小跑直到光明桥桥头。

看着龙舟飞驰,老郑很开心,心想一定要把蛤埕龙舟的威名传下去。

第二年夏天,在老郑的组织下,新村里一群10岁左右的男孩被集中起来组成少年队。每天早上8点,哨声一响,集中开始跑步,然后下水训练。老郑这个总教练,一当就当了近10年。

在他的记忆里,1999年是最难以忘记的。那一年,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光明港举行,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派了队伍参加,蛤埕龙舟队也是其中一支参赛队伍。经过比赛,他们获得了600米和800米两项冠军。

那一年,也是整个龙舟队的鼎盛时期,光是龙舟就发展到8条之多。当时集资盖的龙舟房已经放不下那么多龙舟,有些只好在放在晋安河边。

8月份王庄新村动迁,他搬到附近的莲园跟女儿同住,一起划龙舟的人也陆续搬走。搬走后,他一直有个心愿:两年后大家还能回到这里,一起抬着龙舟下晋安河。

如今新的龙舟房基本选定位置,将来它还会叫蛤埕龙舟会。王庄人也陆续得知将来的新家将在哪栋楼,他们的家叫作新王庄。老郑的心愿,再等几年就能实现。

届时,老王庄人会再回到这,新王庄人也会加入,他们会和老郑一起抬龙舟,下晋安河。

届时,锣鼓依旧喧天,龙舟还会并进。 经意间,已在王庄新村生活了三十年。林键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帅气青年,那么多的点滴记忆却难以忘却,记录那逝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 时光是如此的残酷,带走了我的三十年。

曾经的王庄将在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渐渐消失,除了镌刻在脑中的记忆碎片,我想用光影记录下片段。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王庄新村,据说是当时福州第一个新村。

30年过去,新村的楼房已经显得破旧,因为都是砖缝结构,个别旧房已破败成危房。

此次拆迁,涉及一半多的楼房,王庄新村乐东、桂园、杏园、菊园、梅园等小区暂未列入拆迁范围,不过也是迟早的事。

三角梅掩映下的小区一角,破旧的小区中难得有这么一处美景。温馨的美景,午后的休闲生活。浓荫遮蔽,桂园小区的绿化不错。

王庄新村南湖公园的三角梅常年盛开,这里是老人和小孩休憩的不错去处。

梅园小区流动人口多,由于没有专门的公共信息发布栏,墙上、门板上经常可见租房信息。绿树成荫,已经人去楼空的旧王庄,但新王庄会更美好。如此亲切的线面,恍惚中,回到了乡下。

杏园小区旁便利的糕点摊,饿了就买一个吃掉,味道挺好的。

慵懒的猫咪躲藏在杂货箱里晒太阳,见了顾客都懒得动身。

关注民生群众健身器材,百姓们强身健体好去处。

桂园小区一角,绿化还是非常好的,空气清新。

很多王庄居民已经搬到外面去生活了,大部分都是出租户,老房子,老人家居多,晴空下的百姓生活。

王庄新村居民几乎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种些花花草草。王庄新村大部分都是砖缝结构的,老房子了,无法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所以这次拆迁,老百姓绝大部分都搬走了,虽然不舍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但新王庄一定会非常的美丽,老百姓都期待住进新家的那一天。

著名的王庄大排档,工作累了就休息下,喧嚣到下半夜。

在拆迁工地的路边,露出一尊名为“拼搏”的少女雕像,它究竟有何来历?有市民来电“解密”,最终得知这尊雕像是在1986年的夏天,为纪念中国女排五连冠而建的。

“这少女在打排球,右手是一个扣球动作。”那时我家就在“王庄新村。”回忆,雕像应该是在1986“年、自己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建造的。”

说起雕像的建造背景,1982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女排勇于拼搏的热潮。”这座雕像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由街道办牵头建造的。当时中国女排有两位福建籍选手,侯玉珠和郑美珠,女排“双珠”可谓家喻户晓,这尊雕像就是以她们为原型塑造的。

二十多年前矗立在公园中心的雕像,如今却被遗弃在工地边,“心里有些不好受!”建议,雕像应该保护起来,“ 可以安放在闽江公园南园,到时我们也可以向下一代介绍那个时代和雕像背后的故事。”

姓名:林键 性别:男 身份:制药企业经理

常常会想起当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几个同学合租在王庄的生活情形,一起在大排档喝啤酒,聊工作,谈理想。我们几个人的工作稳定、发展之后,各自都成家立业,很怀念当时住在王庄的日子。

期待新王庄的中心生活”

姓名:罗文英 性别:女 身份:教师

我在王庄长大,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交通便捷,我上班极为便利,我搬到金山来住,每天上班要早起一个小时,还是期待新王庄早日完工,我能恢复中心的生活。

人气还是王庄旺”

姓名:林忠良 性别:男 身份:夜市商贩

我曾经在王庄夜市摆了两年的摊位,赚了近6万元。由于王庄旧城改造启动,我不得不换了新地点,这段时间下来,我觉得福州其他夜市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气都比不上昔日的王庄夜市。

期待新王庄是一艘商业航母”

姓名:丁阳阳 性别:男

身份:永升城市花园业主

我住在王庄边上的永升城市花园,曾经的王庄很热闹,就是档次太低了,世欧地产来开发新的王庄,我希望能配套比较齐全的商业,在市中心做一艘豪华的商业航母,更加方便我们的生活。

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

王庄新村是福州四大老社区之一,应该算得上福州最早几批的拆迁安置房,早先是以大排档为主的一个大居民生活区,随着王庄人口密集度不断增加,天然形成了福州第一夜市,夜市的繁华又带动了王庄四周的发展。没有人知道这儿到底住了多少人。 晚上,地摊从长乐路头排到长乐路尾,大排档从晚上七点开到凌晨,永远人声鼎沸。因为生活的缘故,王庄永远洋溢着一种热火朝天的繁荣气息。

伴随福州城市的发展,王庄新村原来的居民慢慢地选择新的社区,王庄的房子或留给老人居住,或转手出让他人,或出租给附近商家、刚毕业的学生、外来打工人员等等。因为生存的缘故,王庄不可避免地给人以脏乱的感觉。王庄是福州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过渡,在老福州的记忆中,这里夹杂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与商业氛围,虽繁华,却缺少一些贵族之气。随着福州城市的扩容与升级,王庄新村、洋下新村、上海新村等老社区的老迈之态尽显无遗,这些老社区的建筑多以钢混为主,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危险系数较高,特别在5·12汶川地震之后,这些老社区的改造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 从王庄新村桂园小区的角落望去,随处可见混杂在一起的广告牌和电线 王庄新村被周围陆续拔地而起的高楼包围,略带几分沧桑。

王庄新村的诞生是从1981年算起。按照福州民间的虚岁算法,到今年,王庄新村已经30岁,人的而立之年,房子的暮年。

两架待售的自行车摆在路旁破旧的宣传栏下,一名小摊贩在卖水果 倒回30年前,王庄新村还是一片农田。当时恰逢要建设五一广场,原本住在那一带的水部等几个村,必须集体搬迁。于是就有了王庄新村,作为他们新的村,1981年开始建设。 那一年,26岁的福州市民邹增惠搬进了这里。他结婚没多久,家中祖屋墙上的大红喜字还没撕掉,他带着妻子、家人,跟同村的其他人一起来到这个新的村,搬进了二区一个四层单元房里。

在邹增惠的想象中,所谓新村不过是一个陌生又新鲜的住所,尽管祖屋时常漏水,只是一栋木质结构的房子,但那里留有他太多的回忆,他很不舍。跟他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不少老人,住了一辈子说搬就搬,难以割舍。

这种难舍,很快就被新鲜感取代。王庄新村带给他们的,是一个与之前生活大不同的村:每栋都是五层高,外墙刷着红漆,新村里大小绿地21处,还有公园,边上晋安河静静流淌,放到现在可称为沿江豪宅。

入住一年后,邹增惠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每天早上7点半,他花10分钟骑着自行车去鳌峰洲附近上班。妻子则到新村四区附近一个早市买菜,那里有成排的小摊贩,肉、海鲜、水果,什么都有,价格也便宜。

再过几年,女儿可以上学了,学校就在小区里。每天放学,女儿和同学一起到小区旁的公园绿地里玩,虽然没有摩天轮,石桌、石凳也能增添无限童趣。

而整片新村,入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989年底,王庄新村共建住宅292幢,入住总人口已经达到35937人。

邹增惠说,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夜市的出现让王庄夜生活更丰富了。一开始只有几个小摊,摆着牙刷、毛巾等日用品。到后来发展成一条街,晚上车水马龙,逛街购物的人穿梭其中,生意之好唯有学生街能抗衡。

到2000年,大排档的加入,更加热闹。逛完夜市,就在街头任意一家坐下,两瓶啤酒,几碟小菜,看外面人潮涌动,品自己人生得意。

一个王庄,已能满足居民从购物到消遣的所有需求。这里从一个村,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城市。

时间带来了热闹繁华,也带来了岁月沧桑。转眼间,女儿已经出嫁,邹增惠也55岁,年过半百了。小区里漂亮的红墙,陆续褪色。楼下花圃的台阶,开始松动。

新村里电线盘根错节,从楼下望去好似一条蛇盘旋头顶,随时会咬人。而那尊上世纪90年代初,为纪念女排七连冠而摆在新村里的“拼搏”雕塑也满是污迹。

一些王庄人带着家人搬了出去。另一些则又带着家人搬了进来。王庄新村被周围陆续拔地而起的高楼包围,略带几分沧桑。

如今,55岁的邹增惠坐在新村公园里感叹,老了。 2010年11月10日,农历十月初五,是王庄人信奉的朱将军大寿的日子。这一天,寿宴照常举行,就在搬迁废墟边上的百神阁前。

这一天,是王庄人的节日。他们中有人凌晨5点起床,去市场办食料。有人从早上7点开始做帮厨,一直忙到晚上8点。还有人早早赶到庙边,帮着端菜布桌。王庄新村二区的公园因此热闹不凡。

吃过晚饭,还有精彩的闽剧可以欣赏。戏台就搭在百神阁外的空地上,足有10米长。锣鼓一响,看戏的人挤满台前。老人们有经验,一大早就从家里端把椅子,放着占位子,舒舒服服看戏。小孩只能爬上树,往下瞧,还有人专程从连江赶来看戏。 王庄人很阔气,请的戏班子必定是最好的。福州市闽剧一团是常来的明星戏班子,《贻顺哥》、《陈世美不认妻》……这些本子,王庄人都很熟悉,还能哼出几句。演员们咿咿呀呀用福州话唱着,底下老人闻之落泪。小孩则对小贩穿梭其中叫卖的零食更感兴趣,乘着爷爷、奶奶落泪感动时刻,一央求,很容易拿到几元零钱买吃的。台上戏剧,台下人生。陈世美终于狠下心不认妻,王庄人吃罢今年的晚饭,各自散了。宴席散了,王庄人的新村生活也要暂时散了。在之前的8月份,机器轰鸣,一栋栋楼倒下。只有原本不属于这的工人,从楼顶、窗台跨入任何一个曾经封闭的空间里。

一间房间里贴着个大红喜字,字的一角被撕裂。房间的角落里摆着一对洋娃娃,吊在窗台上的异常喜庆。屋外工人烧垃圾的气味充斥着房间,屋内还残留一对新人在此共结连理的喜气。

另一个房间,墙上刷着卡通图案,杂乱的地板上摆着一圈彩色铅笔,红橙黄绿,煞是好看,曾经有个小女孩住在这里,用铅笔画过20年后的一个梦,已在王庄新村长大的自己,幸福地依偎在有些老迈的父母身旁。

王庄新村的时间,终于停留在2010年8月的某一天。如同候鸟南迁一般,王庄人携家带口集体离开。

离开,还会再回来。就像我们身边的这座城市,一座座“城中村”的历史一一终结,而另一座座“城中城”的历史就此一一掀开。 王庄新村蛤埕龙舟会的会长,就是街坊口中的“老郑”。他的全名叫郑景兴,今年63岁,住在王庄新村二区11幢。这两天,他一直在为新的龙舟房的事奔波。

“现在这一带要进行动迁,龙舟会也得重新选址。”老郑说,龙舟会目前有5条龙舟,其中最早的一条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因为旧的龙舟房面积有限,之前它们被分别放在龙舟会、晋安河边。

奔波了几日,龙舟们的“新家”总算有眉目:在则徐中学边上,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要比现在大上2倍左右。

老郑舒了口气,他戏称,再过两年龙舟可以不用“分居”了。

让老郑奔波的龙舟,是王庄人眼中的宝。早在搬进王庄新村前,蛤埕村的龙舟就闻名全市。1982年,蛤埕人拖家带口,另外扛着5条龙舟来到王庄,在二区18幢楼旁,建起了一个新的龙舟房。

1982年的端午节,第一次在王庄新村过节,他们在新村旁边的晋安河上举办了龙舟竞赛。

忙碌的除了老郑,还有很多邻里街坊。女人们组成后勤队,今年48岁的王英就是其中一位。搬进来那年,她刚结婚,成了蛤埕村的一员。丈夫一早就帮忙购去了,她则挽起袖子,帮着请来的大厨烧水、煮点心。

一声锣响,一条快龙出江,鼓点越密,龙舟划得越快,站在岸边的女人、小孩会追着龙舟一路小跑直到光明桥桥头。

看着龙舟飞驰,老郑很开心,心想一定要把蛤埕龙舟的威名传下去。

第二年夏天,在老郑的组织下,新村里一群10岁左右的男孩被集中起来组成少年队。每天早上8点,哨声一响,集中开始跑步,然后下水训练。老郑这个总教练,一当就当了近10年。

在他的记忆里,1999年是最难以忘记的。那一年,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光明港举行,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派了队伍参加,蛤埕龙舟队也是其中一支参赛队伍。经过比赛,他们获得了600米和800米两项冠军。

那一年,也是整个龙舟队的鼎盛时期,光是龙舟就发展到8条之多。当时集资盖的龙舟房已经放不下那么多龙舟,有些只好在放在晋安河边。今年8月份王庄新村动迁,他搬到附近的莲园跟女儿同住,一起划龙舟的人也陆续搬走。搬走后,他一直有个心愿:两年后大家还能回到这里,一起抬着龙舟下晋安河。

如今新的龙舟房基本选定位置,将来它还会叫蛤埕龙舟会。王庄人也陆续得知将来的新家将在哪栋楼,他们的家叫作新王庄。老郑的心愿,再等几年就能实现。

届时,老王庄人会再回到这,新王庄人也会加入,他们会和老郑一起抬龙舟,下晋安河。

届时,锣鼓依旧喧天,龙舟还会并进。 经意间,已在王庄新村生活了三十年。林键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帅气青年,那么多的点滴记忆却难以忘却,记录那逝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 时光是如此的残酷,带走了我的三十年。

曾经的王庄将在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渐渐消失,除了镌刻在脑中的记忆碎片,我想用光影记录下片段。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王庄新村,据说是当时福州第一个新村。

30年过去,新村的楼房已经显得破旧,因为都是砖缝结构,个别旧房已破败成危房。

此次拆迁,涉及一半多的楼房,王庄新村乐东、桂园、杏园、菊园、梅园等小区暂未列入拆迁范围,不过也是迟早的事。

三角梅掩映下的小区一角,破旧的小区中难得有这么一处美景。温馨的美景,午后的休闲生活。浓荫遮蔽,桂园小区的绿化不错。

王庄新村南湖公园的三角梅常年盛开,这里是老人和小孩休憩的不错去处。

梅园小区流动人口多,由于没有专门的公共信息发布栏,墙上、门板上经常可见租房信息。 绿树成荫,已经人去楼空的旧王庄,但新王庄会更美好。如此亲切的线面,恍惚中,回到了乡下。

杏园小区旁便利的糕点摊,饿了就买一个吃掉,味道挺好的。

慵懒的猫咪躲藏在杂货箱里晒太阳,见了顾客都懒得动身。

关注民生群众健身器材,百姓们强身健体好去处。

桂园小区一角,绿化还是非常好的,空气清新。

很多王庄居民搬到外面去生活了,大部分都是出租户,老房子,老人家居多,晴空下的百姓生活。

王庄新村居民几乎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种些花花草草。王庄新村大部分都是砖缝结构的,老房子了,无法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所以这次拆迁,老百姓绝大部分都搬走了,虽然不舍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但新王庄一定会非常的美丽,老百姓都期待住进新家的那一天。

著名的王庄大排档,工作累了就休息下,喧嚣到下半夜。

在拆迁工地的路边,露出一尊名为“拼搏”的少女雕像,它究竟有何来历?有市民来电“解密”,最终得知这尊雕像是在1986年的夏天,为纪念中国女排五连冠而建的。

“这少女在打排球,右手是一个扣球动作。”那时我家就在“王庄新村。”回忆,雕像应该是在1986“年、自己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建造的。”

说起雕像的建造背景,1982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女排勇于拼搏的热潮。”这座雕像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由街道办牵头建造的。当时中国女排有两位福建籍选手,侯玉珠和郑美珠,女排“双珠”可谓家喻户晓,这尊雕像就是以她们为原型塑造的。

二十多年前矗立在公园中心的雕像,如今却被遗弃在工地边,“心里有些不好受!”建议,雕像应该保护起来,“ 可以安放在闽江公园南园,到时我们也可以向下一代介绍那个时代和雕像背后的故事。”

姓名:林键 性别:男 身份:律师

常常会想起当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几个同学合租在王庄的生活情形,一起在大排档喝啤酒,聊工作,谈理想。我们几个人的工作稳定、发展之后,各自都成家立业,现在想起,很怀念当时住在王庄的日子。

期待新王庄的中心生活”

姓名:罗文英 性别:女 身份:教师

我在王庄长大,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交通便捷,我上班极为便利,我现在搬到金山来住,每天上班要早起一个小时,还是期待新王庄早日完工,我能恢复中心的生活。

人气还是王庄旺”

姓名:丁阳阳 性别:男 身份:夜市商贩

我曾经在王庄夜市摆了两年的摊位,赚了近6万元。由于王庄旧城改造启动,我不得不换了新地点,这段时间下来,我觉得福州其他夜市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气都比不上昔日的王庄夜市。

期待新王庄是一艘商业航母”

姓名:林忠良 性别:男

身份:永升城市花园业主

我住在王庄边上的永升城市花园,曾经的王庄很热闹,就是档次太低了,现在世欧地产来开发新的王庄,我希望能配套比较齐全的商业,在市中心做一艘豪华的商业航母,更加方便我们的生活。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1

 美丽的东湖公园》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那里处处风景美,其中我最常去的要数东湖公园了。东湖公园位于丰泽区东湖街,是故泉州的十大胜景之一——“星湖荷香”的遗址。那里风景优美,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星期五早上,趁这秋高气爽的时节,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东湖公园秋游。走进公园,迎面是一连高约3米、宽约1米的人工瀑布。人工瀑布是从一座用许多石头堆成的山上流下来的。瀑布在金**的阳光的照耀下,就像给山披上了一条白色的纱巾。这瀑布虽没有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之磅礴气势,但瀑布撞击下面石块的清冷之声,有点像“梵阿琳奏出的名曲”。沿着石头小路向前走,走在绿荫小道上,清风吹来,凉爽极了。小道两旁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抬头一看,是一片绿色的“天空”。走过绿荫小道,来到了晋安桥。这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是一个晋江人投资建造,所以叫晋安桥。站在桥上,放眼望去,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片片的草地就像一块块黄绿色的地毯,还有引人注目的湖。微风轻轻的吹着,湖面泛起了层层微波。风停了,在灿烂的阳光的照耀下,湖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走过晋安桥,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东湖公园里的动物园。走进动物园,那里有狼,有熊,还有老虎……令人目不暇接。东湖公园里的风景真美啊!

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2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爸爸去东湖公园玩。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其实它是一块引人注目的大石头,旁边有一棵棵姿态各异、千姿百态的柳树,好像一个个小姑娘在远处招手呢!

 从这里向前走,一棵棵桃花树的花和白玉兰虽然凋谢了,但是看到这么多的桃树的枝丫,我不禁联想到树上的桃花盛开时,树上那一个个穿着粉色裙子的“小姑娘”。而它们旁边的许多株白玉兰,好像许多个穿着白色裙子的仙女静静地站在那儿,微风吹来,花香扑鼻。秋天固然有秋天独特之处,可能我更向往百花盛开的景象吧!

 想着想着,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湖边了。瞧,湖水可真绿啊,绿得像一块非常大的绿宝石。里面有颜色各不相同的.小鱼游来游去,仿佛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像五彩斑斓的小点点。湖水总是在微风吹过来的时候,泛起层层鱼鳞似的波纹,漂亮极了!

 再向前,就是五马园了。这里的马有的像箭一样飞奔出去,有的静静地站在那,还有的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我们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喂鸽子的地方了,鸽子们都想抢食吃,有的鸽子的脖子是红褐色的,就像戴了一个花环。有的脸是红褐色的,就像害羞的红了脸似的。还有的雪白雪白的,像个白雪公主。

 过了五马园,沙堆上真热闹,这里的人可多了,有的在玩沙子,有的在锻炼身体,还有的在玩游戏,好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东湖公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我喜欢美丽的东湖公园。

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3

 东湖公园是江门市的中心公园,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一个悠闲的好地方。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东湖公园玩。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东湖广场,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去到广场运动跳舞,热闹极了,广场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音乐喷泉,每到夜晚,喷泉就发出五彩缤纷的灯光,绚丽多彩!

 进入公园,看到的是茵茵绿草和开满了花的迎春树,初生的小草刚从泥土里探出头来,东瞧瞧,西望望,面对充满生机的万物伸出柔软的双手,为这美好的一切鼓掌。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公园绿道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沿着绿道往前走就会看到公园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湖,可爱的鱼儿在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阳光透过湖水照在鱼鳞上,银光闪闪,有的游人在湖面上划着小船,欣赏着湖中水天一色的美景。有的游人在湖边拿着面包屑喂鱼,还有的游人在湖边拍照吟唱,整个公园都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绕过东湖,您就会看到公园有一个很大的玫瑰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玫瑰花,红的似火,蓝的似海,白的似雪,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进入玫瑰园,扑鼻而来一股股玫瑰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东湖公园真美丽啊。我爱东湖公园。

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4

 我的家乡在喀什,喀什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也是旅游的好去处。我最喜欢去东湖公园玩。东湖公园犹如一颗镶嵌在吐曼河上的明珠。湖水拥着摩天轮,怀里装满了亭台、楼阁,还有那古老的高台民居也与她遥相呼应。春天,春姑娘唤醒了小草,叫醒了小花,给树木换上了华丽的服装。小草从土里悄悄地伸出小脑袋,花儿长出绿油油地叶子,她们在微风中舞蹈。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映着蓝天、白云,多美啊!夏天到了,湖边也热闹了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在木桥上或坐着小船在湖面上嬉戏玩耍。四周的高楼、树木、亭台倒映在湖水中。两个小池里的荷花、睡莲伸着懒腰从圆盘似的叶间探出头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美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游客面前,有的还含苞待放……每当夜幕降临,东湖公园就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给这里增添了勃勃生机。位于西岸空心岛上错落有致的12盏礼花灯随着优美的旋律手舞足蹈。那水柱忽高忽低,或直冲云霄、或礼花绽放,如节日般喜庆。秋天,微风吹拂着,就像秋姑娘的手轻轻抚摸着人们的脸颊。树上的黄叶如同蝴蝶般盘旋着、飞舞着飘落到湖面上。几只燕子斜着身子从空中掠过,唱着歌儿,飞向南方。悄悄地,冬爷爷来到了人间。他顷刻间给万物换上了冬装。东湖公园里原本清澈透明的湖水如今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岸。虽然十五已过,但节日的气氛依然不减,那正月十五的花灯在白茫茫雪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花花绿绿、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有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龙年大吉……各式各样的灯笼挂满了走廊两端,真是充满了喜庆与祥和啊!这就是美丽的东湖公园,让我深深爱恋的地方。六年级:张宇璇

美丽的东湖优秀作文5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美丽的东湖。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下车,导游便去买票。买好票后,我们便步入古朴的风景区大门。一入门内,好清秀的一幅山水画展示在我眼前。湖面上,几座山峰破水而出,山上积石累累,像墨染一般,丛丛灌木,点缀在山石之间,美丽极了。我们走到东湖乌篷船的码头,买了票,就坐上了轻巧灵活的乌篷船。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东湖这样的水。东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东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东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们乘着船,首先来到了仙桃洞。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简单的石框门,而你在和仙桃洞零距离接触之时,才能在船工的指引下,见到与倒影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出了仙桃洞,我们就往喇叭洞驶去。这个洞的形状很像喇叭,所以喇叭洞由此得名。船驶进喇叭洞,我马上对着石壁喊了一声啊,就听见从喇叭洞里传来的阵阵回音。出了喇叭洞,小船向东往南一拐,一石壁挡住你的去路,石壁上镌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秋游东湖所题四言诗一首,诗曰: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干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船驶入陶公洞,我们向上一看,哇,好高啊!此时的我们,就像几只井底之蛙,望着56米石壁上的一块小小的天空。出了陶公洞,我们就到目的地了。短暂的乌篷船之旅结束了,船夫把我们送上了岸,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东湖。

 东湖的景色可真美啊,希望你有机会也能去细细游赏。